户外健身热情挡不住 厦门市民纷纷呼吁公园尽快全面开放
海沧湾公园已有不少人在锻炼,而海湾公园仍在关闭中
东南网2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文 陆军航/图)厦门市连续多日未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厦门的企业复工率和居民安全感也排在了全国的前列。
疫情防控期间,大多数厦门市民上班、出门都自觉戴上口罩。对健康生活的渴望和热切,成为了市民的刚需。
籍贯鼓浪屿的钟南山院士指出,疫情并不影响锻炼,让身体保持活力,让精神变得振奋,才能更好增强免疫力。
昨天泉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漳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先后发布通告“全市公园、广场、露天运动场所等有序开放。”
连日来,众多市民咨询:“既然许多单位都复工了。厦门各个公园、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放?
每天都有居民询问何时开放
草木葱郁,树木旺盛,绿道怡人……从外观看,白鹭洲公园正是一年最美的时候。然而,周边居民和在此工作的白领们盼了又盼,每次想入园锻炼、散步,迎接他们的至今仍是一排排栅栏。
家住西堤别墅的郑先生一家人,春节里一直深居简出。爱好夜跑的他,恢复上班已经3天了,每天下班回家,郑先生就会到白鹭洲公园看看是否恢复开放。
他说,如今,树木和草坪都慢慢绿了,园内绿道被清扫得一尘不染。然而,市民们数次想入园锻炼,却一次次吃了“闭门羹”。
昨天,记者绕着白鹭洲公园步行一圈,整个公园均被铁栅栏围着,几扇门则用铁链锁着。记者看到一名保安,他介绍,疫情期间,为了确保防控安全,所以暂时无法对外开放。“这几天,每天都有居民来问怎么还不开放,总要不断重复解释。
除了白鹭洲公园,记者探访了岛内几大公园发现,中山公园、海湾公园、南湖公园、忠仑公园、五缘湿地公园等大型公园,春节至今,均闭门谢客,暂未开放。
公园周边成为健身新去处
连日来,记者发现厦门公园封闭着,然而公园周边的空旷场地,成了健身爱好者们的新去处。他们认为疫情并不影响锻炼,让身体保持活力,让精神变得振奋,才能更好增强免疫力。
被誉为“厦门会客厅”的白鹭洲公园关着门,但筼筜湖畔锻炼的市民最近却多了起来。备受赞誉的“厦门新客厅”五缘湿地公园封着,让有户外锻炼习惯的市民们,选择了五缘湾海岸边。
近日,许多喜欢健身的岛内市民,在朋友圈里分享着——坐地铁前往岛外锻炼。
昨天下午,记者在海沧湾公园看到,阳光照射下,多位市民在园中锻炼:有老人做拉伸运动,下劈压腿锻炼;有少年在空场上练习滑板;有孩子在沙滩上玩沙;还有年轻人追逐着放风筝……所有人都戴着口罩,并默契地保持着距离。“疫情期间出来,您不害怕吗?”记者站在5米开外,询问一位正在锻炼的老人。老人家笑了笑说:“咱别靠太近,自己玩自己的,我就什么都不怕。”
另一位带着孩子出来玩的家长,笑着说:“戴好防护就好。寒假在家闷了一个月,我想带他出来晒晒太阳。公交、地铁都能坐了,户外锻炼怎么不行了?”
专家建议
在空气流通的空旷处锻炼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康复专业硕士蔡先生建议,疫情防控期间,在户外必须戴好口罩,不建议进行集体运动项目,尽量到空旷场地进行锻炼,选择人少、空气新鲜、有阳光照射的公园等地,注意远离医院、小区等人群聚集地。
蔡先生强调,传染病的防治通常有三个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这个环节,就包括大家自己积极参与健身锻炼、加强营养等。蔡先生向记者表示,比如对于那些已经养成跑步习惯的运动者来说,现在去公园等空旷的环境里跑步没有问题。“厦门户外的空气里很难有病毒,如果是那样的话,就算在家开窗通风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在空气流通的空旷处参加锻炼是没有问题的,有锻炼习惯的人可以继续锻炼。”
但蔡先生认为,大量人群聚集在一起锻炼就没必要了。“就像以前的广场舞,往往是很多人一起跳,那么现在大家就可以不扎堆跳,每个人自己在家里跳的锻炼效果是一样的。”
蔡先生表示,无论是暂时隔离人群,还是普通市民,都应该适当运动。“哪怕是一个平时没啥身体问题的人,连续一周两周关在家里,不通风,又不运动的话,反而容易生病。在家里的运动方式也有很多,家里有跑步机的就跑步机锻炼,没有跑步机的就可以通过原地跑、瑜伽、太极拳、健身气功等各种方式锻炼。经常运动,身体机能越强,病毒侵入的可能性就越小。”
应急最好的是心肺功能锻炼
“运动锻炼包括心肺功能锻炼、柔韧性锻炼、协调性锻炼、肌肉力量锻炼、灵敏度锻炼等很多方面。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身体免疫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急最好是心肺功能锻炼。”蔡先生告诉记者。
那么怎样有效提高心肺功能?蔡先生说,有几个步骤:当前首先是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然后考虑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密度。“运动强度,我们一般建议心跳达到每分钟110次至120次,运动时间为30分钟到45分钟。根据我们的经验,有氧运动达到这个运动强度和时间,就可以提高体内激素水平,达到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的效果,从而提高防病、防伤的能力。”蔡先生说,即使在家里进行强度并不算激烈的运动,也应该做好热身运动和结束后的放松、拉伸运动。“我们一直在倡导全民健身,现在这样的疫情时期,每个人都更应该有健身的意识,养成健身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全民健身不在一朝一夕,在于持之以恒。”蔡先生表示。
蔡先生说,一方面加强身体锻炼,另一方面也希望政府能够做好防控的同时,多听取群众意见,“像重视经济恢复一样,重视人民群众对健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