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华安院士在福建南繁育种基地工作。(资料照片,省农科院供图) 权威访谈 谢华安:像培养领军人才一样培育超级品种 东南网2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胡海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打好种业翻身仗做了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中科院院士、植物遗传育种学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谢华安认为,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在水稻育种方面,应当具备战略眼光,像培养领军人才一样,培育一批超级品种,将水稻品种的丰产性、优质性、抗性、广适性等农艺性状聚合在更高水平。 上世纪80年代,福建稻瘟病肆虐,三明、南平等水稻主产区普遍减产,乃至绝收。藏粮于技,为了寻找水稻抗稻瘟病的基因型,以谢华安为代表的福建水稻育种家们,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科技攻关。 位于海南三亚的福建南繁育种基地,是水稻育种的重要阵地。 “过琼州海峡,从晚上7点多开始彻夜排队,到第二天早上才有可能买到票。”谢华安还记得,彼时科研环境艰苦,条件落后,10多个人在生产队的仓库里挤通铺睡觉,每晚与农机、稻谷、柴油、农药、化肥为伴。早上下田,直到中午才能抽空回来喝口水。半夜还要轮流打着手电筒在稻田里打老鼠。有一次,谢华安在田间不慎踩到蛇,吓得一蹦三尺高,摔倒在田埂上。直到现在,他还经常做与蛇有关的噩梦。 正是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福建水稻育种团队披肝沥胆,协作攻关,才智与汗水浇铸出丰硕成果。 以“明恢63”为父本配制出来的杂交稻新品种“汕优63”,丰产性高、适应范围广、品种优良、抗稻瘟病。该品种自1986年开始连续16年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累计推广近10亿亩,在世界稻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引入东南亚国家后被当地农民誉为“东方神稻”。 接续奋斗,久久为功。继“汕优63”后,谢华安领衔的福建水稻育种团队,在超级稻育种、航天诱变育种、优质稻育种、抗稻瘟病不育系选育、两系稻育种、超级再生稻育种和高产栽培等方面,屡创佳绩。 谈及新时期水稻育种方向,谢安华认为应当瞄准市场需求,培育出将丰产性、优质性、抗性、广适性综合到较高水平上的超级品种,以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 “育种与培养人才一个道理,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还要具备前沿的战略眼光。”谢华安说,这就要求,种业创新要跳出育种看育种,通过顶层设计与机制创新,推动多学科交叉合作、融合发展。“应当打破学科界限,鼓励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栽培、植保、土肥、农业机械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围绕共同目标,汇聚合力打好种业翻身仗。” 21日,在福州市一家种子商店,农民在选购蔬菜种子。福建日报记者 吴鹏 摄 记者手记 补短板,破瓶颈 □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农业现代化,种业是基础。一粒种子,关系着中国人的饭碗安全。 我国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种业发展基础深厚。经过长期持续科研投入与育种工作者接续努力,我国种业科技实现长足发展,农业用种安全基本有保障,风险基本可控。 但同时也应看到,还有不少种业短板亟待补齐。从品种水平来看,不少品种对外依存度较高,如作为第二大消费肉类的白羽肉鸡,祖代鸡主要依赖进口,种源“卡脖子”难题还未得到彻底解决。部分国产品种与国外品种相比,缺乏竞争力。如一些国产大豆、玉米单产只有美国的60%不到;一些国产生猪繁殖的效率和饲料转化率、国产奶牛产奶量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80%左右。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升级,人们对高品质、功能性的品种有了更大需求。但育种水平与消费需求并不完全匹配。 补齐短板,破解瓶颈,加快构建种业创新体系,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说,应当加快构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种业产业体系和治理体系,全面提升种业自主创新、企业竞争、供种保障和依法治理四种能力。以产业体系为例,必须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种业企业,促进产学研协作,推动育繁推一体化,建立健全商业化育种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