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網訊(湄洲日報記者 蔡蕊) 眼下,正是火龍果成熟季節。在荔城區拱辰街道張鎮村富江果木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火龍果種植基地,挂滿了紅彤彤的果實,農民們穿梭其中,剪摘裝籃,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據了解,2018年初,張鎮村江邊自然村以「農民入社、土地入股、集體管理、利益共享、風險村擔」的方式,成立富江果木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集中經營。種植基地引進台灣紅心火龍果,經過兩年多的時間,摸索出一套火龍果種植經驗,今年6月份合作社生産的産品獲得省農業農村廳頒發的無公害農産品認證。 基地通過鄉村遊自行采摘的方式向外銷售,大大提高火龍果的價值,每畝火龍果的銷售額高達5萬元。火龍果的種植成功,為當地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指明方向,起到典型示範的作用。該合作社負責人何震宇說,今年3月份,合作社又增加了30多畝的果園。今年合作社預計産六批成熟火龍果,前兩批畝産量800公斤左右。 該合作社還聘用當地村民增加其收入,村民陳立群告訴記者,他的土地租給合作社每畝每年的收入1600元左右,現在他只要有空就參加修剪枝葉、采摘熟果等,每天有100元左右的工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