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半年之际
这是1月22日拍摄的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外景。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7月7日说,美国已于6日正式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于明年7月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新华社记者 刘曲 摄 更令全世界哗然和愤怒的是,在各方携手防控、多国领导人呼吁团结合作之时,美国政府悍然宣布将退出世卫组织。日本《东京新闻》社论直言,此举“令整个世界陷入危险之中”。知名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更是直斥,在全球面临人道主义紧急情况的关键时刻,美方退出世卫组织无异于“耍流氓”。 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波格利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朗西斯·福山最近撰文说,成功应对大流行病的因素包括国家能力、社会信任和领导能力。有些国家具备全部三个因素——称职的国家机器、得到公民信任和倾听的政府以及能发挥作用的领导人,这些国家表现出众、损失有限。有些国家政府功能失调、社会两极分化或者领导能力差,这些国家表现糟糕,使其公民和经济暴露在危险之中、不堪一击。他指出,美国对此次疫情的反应非常糟糕,国际威望严重下滑。 面向未来:一次关乎生存和发展的“大考” 流行性疾病不分国界和种族,是人类共同的敌人。半年来,在与新冠疫情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人类付出惨痛代价,数十万鲜活生命倏然画上休止符,数万家庭承受着离别之痛,数百万人因社会秩序混乱陷入生活窘境,无数工厂企业难以为继…… 人们必须审慎思考,如何应对这场关乎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大考”。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 ——旧“秩序”还是新常态? 小鹿走进日本商店寻找食物,海狮爬上阿根廷的港口,美洲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街头奔跑……当人类不得不自我“封禁”时,野生动物变得越来越活跃。有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作“人类暂停”。 显然,新冠疫情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有至少45亿人生活在保持社交距离的政策之下。 世界何时能走出新冠病毒阴影?不少专家认为,新冠病毒目前尚未从任何国家完全消失,应对新冠大流行任重道远,未来人类可能要面对与新冠病毒较长期共存的新常态。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直言,他不认为新冠病毒能被“根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