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八閩鄉訊> 廈門 > 正文
廈門嚴管「類住宅」擦邊球 一經立案將被停辦産權登記
2019-08-19 10:19:16 袁舒琪 來源:廈門日報  責任編輯:陳倩  

嚴管「類住宅」擦邊球 一經立案將被停辦産權登記

市資源規劃局出台意見,加強對商辦類建設項目全鏈條管理

廈門日報訊(記者 袁舒琪)「不限購,價格低,位置好。」看到這樣令人心動的廣告,您可能就要警惕了,這可能是「類住宅」!

所謂「類住宅」,指的是開發商將商業、辦公類建設項目變相改造為公寓、住宅等「類住宅」,並對外銷售,業內通常將其稱為「商改住」。長期以來,「類住宅」建築現象在廈門屢見不鮮,嚴重影響了廈門城市規劃的實施,危害了社會經濟環境。

日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研究制定並發布了《加強商辦類建設項目全鏈條管理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作為市資源規劃局成立以來發布的第一份規範性文件,《實施意見》將對商辦類改「類住宅」的現象重拳出擊,有力打擊個別開發商的違法違規行為。

購買「類住宅」有風險

項目施工期間,需增設風險提示牌

面對「類住宅」這種産品,哪類人群的權益最容易受損?毋庸置疑,是購房者們。

市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披著住宅外衣的「類住宅」項目,與普通住宅項目有很多不同。比如,商辦類項目是不享受本市戶口準入政策,且項目不配套幼兒園、學校、醫療機構等服務設施。用電、用水等價格將按照商業價格收取,不得接入燃氣。更重要的是,住宅項目的産權年限為70年,但商辦類項目的産權時限只有40年。

「切勿因貪一時便宜,而誤購買了『類住宅』。」 市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說,為了保障購房人的知情權,《實施意見》規定,商業、辦公類建設項目于施工期間,要在項目的醒目位置增設風險提示牌,告知買受人該項目為商辦類建設項目,不得作為住宅使用,否則買受人自行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並標注區政府有關監督部門、區執法局以及轄區資源規劃分局監督責任人和舉報電話。

據悉,該風險提示牌由資源規劃分局配合區政府設立,目的是主動提示和告知消費者項目的用途,告知購買商辦類改「類住宅」項目的風險,並為廣大民衆提供監督渠道,督促建設單位依法依規建設。

與此同時,消費者也可登錄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官方網站(http://zygh.xm.gov.cn/),通過項目審批情況,查看建築的功能是住宅用還是商業辦公用。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