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八闽乡讯 > 正文
“海上浮城” 转型升级正当时
2018-08-02 09:34:01  来源:闽东日报  责任编辑:李楠  

日前,在蕉城区三都澳碧海蓝天海洋牧场,工作人员正在新型渔排上投放鱼饲料。今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过境时,三都澳最大风力达17级,但该海洋牧场采用的新型全塑胶现代渔业设施装备并未受到影响。

宁德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占全省三分之一。立足这一资源优势,宁德市海上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沿海群众脱贫致富的“当家产业”。其中,仅大黄鱼养殖总产值就超过百亿元,全市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蕉城区还因此得名“中国大黄鱼之乡”,三都澳养殖区更是有着“海上浮城”之称。

然而,繁荣的背后,却存在着一定隐患。宁德市渔排养殖大多仍采用传统生产方式,不仅抗风险能力弱,而且发展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规范,影响局部海域生态环境,不利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今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过境后,更是暴露出传统养殖的弊端,许多传统木制渔排受损严重,仅蕉城区三都镇区域渔排受灾约3.5万口,损失约1.05亿元,造成的大量海漂垃圾处理起来也困难重重。阵痛,折射出转型的必要性。全面实施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实现养殖业更新换代、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海上浮城”转型路向何方?新型渔排应用推广有何难点?各界反应期盼如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从7月16日起,本报记者兵分三路,赶赴蕉城三都、霞浦、福鼎等地海上养殖重点区域,历时一周,走访养殖户、养殖企业、相关部门、渔业专家及新型渔排生产企业,就此展开深入调查。

“海上浮城”的现状和隐忧

据了解,宁德市现有海上养殖渔排60多万口,绝大多数为传统木制渔排。每到台风季,这些渔排便首当其冲,频遭侵袭。受今年第8号台风“玛莉亚”影响,宁德市传统渔排损失尤为惨重。

连日来,无论是蕉城、霞浦还是福鼎,许多养殖户都忙着清理和修缮受损渔排,台风肆虐对他们来说仍心有余悸。

蕉城区三都镇养殖户陈思灿、何友福合作养殖,为了降低成本,他们选用了价格较为低廉的普通杉木建造渔排。虽然一口渔排造价不足千元,但耐用性和抗风浪性不理想。此次台风中,510口网箱损失了一大半,经济损失40多万元。

福鼎市海上养殖受灾情况也十分严重。沙埕镇水生村养殖户卞宜爱告诉记者,这次台风中损失的鱼苗和成品总价值达200多万元。台风前,沙埕镇虎头鼻海域有近2000口传统木制渔排,现在就剩下他家的100多口。

据福鼎市海洋与渔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沙埕港内渔排受灾面积96082平方米,渔排损坏、损毁约9000多口,大黄鱼、鲈鱼等经济鱼类产量流失1450吨,经济损失估约5000多万元。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霞浦县三沙镇古镇村,原本沿着海边排列的7000多口传统木制渔排绝大部分已不复存在,许多养殖户连一件衣服也找不回。

传统木制渔排被台风损毁后,受冲击的不仅是养殖户,海洋生态环境也“伤痕累累”。在三都澳海域,记者看到海上漂浮着被打散的残破木板,散落着奇形怪状的泡沫浮球,再加上塑料袋、塑料桶等生活垃圾,海洋通道已被“霸占”,快艇发动机时不时被缠住。近岸海面水体更是浑浊污秽,让人触目惊心。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海漂垃圾“横行”的状况并非仅于此次灾后出现,长期以来,宁德市近岸内湾传统木制渔排及藻类养殖大量使用易破碎难分解的EPS泡沫浮球,每年给周边海域带来大量海漂垃圾,造成较为严重的“海洋白色污染”。以泡沫浮球最长使用寿命6年来计算,海上养殖集中的三都澳总共有30多万口渔排,每年至少5万口渔排会产生泡沫浮球垃圾。

与此同时,密集的传统渔排养殖还挤占了海上交通航道,影响沿海港口建设,给航道维护管理增加了不少问题。

新型塑胶渔排成养殖“避风港”

传统木制渔排出现的种种弊端,给海上养殖增加了更多的风险。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大多数新型塑胶渔排,不仅经受住了狂风、骤雨、大浪的考验,还因其稳定、耐用、环保,为海上养殖打造了一个“避风港”。

霞浦县溪南镇西安海域养殖户詹吉干于2012年建设了250口新型塑胶渔排,2016年又新建了50口,历经台风洗礼完好无损。

“这些新型塑胶渔排已使用了几年,还是新新的,跟刚建的一样。而旁边的400多口木制渔排6年间已经换了两次木板,即便如此,在这次台风中,木制渔排还是损坏了180多口。”詹吉干说。

在三都澳白基湾海域,宁德市金盛水产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的12口30米×20米深水塑胶网箱经历台风,同样安然无恙,而周边许多传统渔排都不同程度受损。

“这种塑胶材料质量很好,基本不需要维护。像我们这种规模的,使用传统渔排正常要4-5人日常维护和管理,使用深水塑胶网箱只需要2人。”该基地管理员江辛华说。

福鼎前岐养殖户蔡子上有着20多年海上养殖经验,在使用过杉木渔排、钢构渔排、新型渔排后,坚定地选择了新型渔排。今年,他一口气拆了600多口钢构渔排,计划新建10口深水大网箱,目前已投入400多万元建成8口90米周长深水塑胶网箱。此次“玛莉亚”台风中,这批新型网箱毫发无损,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发展新型网箱。

“深水网箱规格大了、网变深了,鱼的生活空间也大了,养出的鱼品质、产量比传统的网箱会好很多。”蔡子上说,他养殖的鱼售价每斤会比市场上同类品种高出10多元。

转型升级的热点聚焦

推动海上渔排更新换代,加快渔业养殖转型升级,从养殖户、养殖企业,到渔业专家、行业协会、相关部门,关注密切、反响热烈。采访中,各方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新型渔排的建设成本、质量安全及扶持政策等方面。

一、建设成本方面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宁德市海上养殖所用渔排主要有传统木制渔排、钢构渔排、塑胶渔排三种,以传统木制渔排使用最为广泛。

“传统木制渔排,采用的是泡沫浮球加木制框架的形式。浮球多是大同小异,一般价格在40元至60元之间。木制渔排造价差异主要体现在框架的用材上。”大黄鱼养殖协会会长杨业平介绍。

据了解,在宁德市木制渔排框架的用材主要有杉木(或松木)和铁杉木两种。以一口4米×4米的网箱为例,如果选用杉木(或松木),造价一般在700元-1500元,使用寿命为5-10年。铁衫木造价较高,价格一般在1800元-3000元,使用寿命比杉木(或松木)略久。

钢构渔排主要集中在福鼎市。据介绍,目前福鼎养殖户采用的钢构渔排规格多为22米×25米。以4米×4米的标准进行换算,造价一般在3000元左右。但使用几年后需进行除锈、加固、保养,养护成本较高。

塑胶渔排在宁德市福鼎、霞浦、蕉城等地均有分布,据不完全统计,仅三都澳区域就有4000多口,主要是由传统渔排改造升级而成的小型塑胶渔排和深水塑胶大网箱两类。

以宁德市专业生产塑胶渔排的金贝尔(福建)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为例,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塑胶渔排有3类。第一类为用于内湾海域养殖鲍鱼、海参的板式塑胶渔排,踏板为30厘米,以4米×4米规格计算,售价在3400元-3500元。第二类为主要用于深水区海域大黄鱼养殖的管式塑胶渔排,踏板为50厘米,以4米×4米规格计算,售价在4300元-4500元。第三类耐浪性塑胶渔排主要用于外海区风浪较大的养殖海域发展外湾养殖,踏板为50厘米,采用“管板嵌熔工艺”抗风浪能力更强,以4米×4米规格计算,售价在5200元-5300元,三种塑胶渔排所使用的构件都是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的塑胶材料,对海洋环境不会造成污染。

对塑胶渔排造价高问题,颜阔秋表示,塑胶渔排成本决定了产品价格,“以空心的塑胶浮球为例,原材料要125元至130元,添加剂成本大约38元,人工、电费这些成本大约10元,再算上税收和设备耗损,空心塑胶浮球成本要185元左右。而我们正常售价是195至200元,利润其实并不高。但如果销售整体数量能够提高,销售价格应该有一定下降空间。”

二、渔排质量方面

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养殖户对传统渔排使用寿命比较了解,但新型渔排是新鲜事物,由于缺乏了解,个别养殖户对其产品质量、使用寿命等,存在一些疑虑。

福鼎沙埕养殖户卞宜爱说:“塑胶渔排我们都没有使用过,对实际的抗风浪性心里没有底。如果被台风损毁,有什么保障措施,让我们放心使用?”

“空心塑胶浮球万一发生破损,会不会因进水而失去浮力;塑胶渔排有弹性,会不会影响大船停靠;塑胶制品在海上到底耐不耐用,会不会出现老化,都是我们担心的。”宁德市腾源水产有限公司白基湾养殖点负责人林庆坤说。

针对这些疑虑,记者走访了多家新型渔排生产企业。

“制作塑胶渔排使用的原材料是HDPE,学名叫高密度聚乙烯。这种材料不仅能抗海水腐蚀,力学性能也较好,可以起到抗风浪的作用。” 宁德市力霸塑胶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方强说。

金贝尔(福建)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颜阔秋介绍,塑胶渔排所使用的塑胶材料,专门针对海洋养殖上应用,是一种强抗老化、抗紫外线的材料,需要添加抗老化、抗氧化、抗紫外线等特种添加剂,一般用10年以上没有问题。新型塑胶渔排的研发需要通过数模、物模、台风实战测验以及养殖户的应用等测试,最终才将最适合的产品推广应用。目前公司塑胶网箱经历了“莫兰蒂”“玛莉亚”两次15级以上超强台风的考验,基本没有出现问题。

广东泽沣养殖设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黄光平介绍,现在塑胶渔排主要分为挪威式和韩国式。从上世纪90年代起,广东第一口塑胶渔排就是挪威式的,至今已有20多年应用历史,可以抵抗14级至17级台风,寿命和抗风浪性在实践中都得到了检验。而韩国式渔排,结构比较复杂,在海面上受力比挪威式的大,所以抗风浪性相对较差,而且应用时间短,相关应用数据不充分。如果要往深水发展,还是推荐使用挪威式的。

三、推广政策方面

在走访过程中,养殖户、技术人员和部门干部,对新型渔排的推广政策纷纷建言,主要聚焦在补贴门槛、改造力度、产业趋势等方面。

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对海洋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淘汰传统渔排、建设新型渔排是大势所趋,也是产业发展需要。整体推进传统渔排改造升级涉及面较广,又事关沿海群众生计,很难“一刀切”,须整体考虑,逐步推进。

霞浦县溪南镇溪尾村党支部书记吴德枝表示,渔排整体改造的费用对于一些小型养殖户来说,资金上存在不小难度。在目前的情况下,能否采取将泡沫浮球更换成塑胶浮球的方式,从而提高养殖户的接受度。他建议,政府放宽补助范围,单独替换塑胶浮球也可以领到相应补贴,增加养殖户的积极性。

福鼎沙埕养殖户刘端寿建议,新型渔排建设成本相对较高,目前养殖户多以家庭为单位,资金有限,在改造过程中,能否给予贷款扶持,或者补助资金按建设进度拨付,帮助他们实现渔排升级。

霞浦盐田养殖户陈信恩建议,如果要推广塑胶渔排,可否在每个养殖区先搞个示范点,让大家直观感受新型塑胶渔排的优越性。

金贝尔(福建)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颜阔秋表示,现在养殖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养殖户为了节省渔排设备投资成本,自然就选择沿用传统的木制泡沫渔排,不仅造成养殖行业无序、无度、养殖密度高,还造成严重的海漂垃圾污染,这也会对大黄鱼价格造成一定影响。

大黄鱼养殖技术专家刘家富表示,应探索渔排养殖的小改大、浅改深,向深水区域进行布局,降低海域占用面积,提升使用率。这样,水质也会得到提高,降低大黄鱼发病率。

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建议

向海而兴,开海而盛。当前,宁德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天时地利,正当其时。它事关生态保护和宁德未来可持续发展大局,更是宁德从“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前进的必经之路。海上养殖也关乎沿海成千上万养殖户的民生大计。因此,推进中既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也要以人为本,两者统筹兼顾,科学实施。记者结合走访的所见所闻和方方面面的建设性意见,提出几点建议:

一、规范养殖,科学设置行业准入门槛

摸清“家底”,通过无人机航拍等多种手段,对已有渔排登记造册,先行固定现有渔排布局,防止养殖户趁机恶意抢建扩建。同时严格落实全市对海水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的规划布局,对现有禁养区内的海上养殖全面清退,限养区和可养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此基础上,科学设置行业准入机制,严禁新上渔排使用杉木、松木等质量较差的木材,逐步淘汰现有效益低、污染大、抗风浪能力弱的传统木制渔排,大力推广新型渔排。

二、源头治理,斩断传统渔排非环保材料来源

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生产、销售传统渔排塑料泡沫浮球、缆绳、板材等企业的整治力度,依法关停非法企业,从源头上斩断传统渔排非环保材料来源。同时,制定传统渔排材料(尤其是泡沫浮球)的回收鼓励政策,考虑可通过“以旧补新”,减轻新型渔排建设成本。

三、示范引领,逐步推进传统渔排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现有新型渔排安全、环保、抗风浪的示范引领作用。可考虑在养殖区域同步布局便利店、饵料店、技术指导、便民服务等功能区,打造海上新型渔排示范综合体,用可看可学可行的示范实效,以点促面,推进传统渔排改造升级。同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一域一品”特色新型渔排示范区,如霞浦海域,结合摄影旅游,打造“海上风光摄影示范区”;在福鼎嵛山海域,结合海岛风情,打造“海上露营示范区”;在蕉城三都海域,打造“海上牧场渔旅融合示范区”等,探索新业态,融合发展。

四、创新机制,探索多种新型渔排建设模式

传统海上渔排养殖涉及千家万户,受个体规模、资金等条件限制,“一刀切”式地改造传统渔排,恐有难度。建议因户施策,不断创新机制,探索多种形式新型渔排建设方式。对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养殖户,辅以资金、贷款、政策等扶持,引导按标准自主建设新型渔排;对发展资金短缺的,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作用,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家庭渔场”等模式,“大渔带小渔”,合众资金、合众技术,抱团建设发展;同时,统筹规划、生成项目,引入有实力的新型渔排生产企业,联手建设新型渔排“养殖公寓”,以租赁形式交于养殖户使用,逐年回收成本。

五、完善保险,解除海上渔排建设发展后顾之忧

保险是养殖户防抗天灾的最后一道屏障。目前,宁德市海洋养殖保险多为风灾指数保险,理赔依据台风等级,难以有效规避养殖风险。采访中,也有部分渔民反映因测风点设置不一、投保区域不同等原因,存在理赔不到位现象。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优化相关理保标准、机制,解除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同时,由于新型渔排的质量优越性,可考虑由政府、企业补贴新型渔排投保。(闽东日报采访组 文/图)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