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热再生工艺就地取材,仅需5人施工半小时便能修复破损沥青路面并实现通车。4月24日,在城港大道陈厝村路段,市政管理处施工人员操作一辆贴有“公路医生”字样的特种车,对部分破损沥青路面进行修复(如图)。施工现场没有产生废料垃圾。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特种车学名为“沥青路面热再生修补车”,车辆配有热辅、投料、碾压等设备。施工作业时,该车将尾部一块约4平方米的加热墙罩在破损的沥青路面上,经过约15分钟的加热使破损路面软化,接着用尾部钉耙对加热软化的沥青旧料原地松动,随后喷洒乳化沥青,再从车身的原料加热保温料仓内取出适量沥青新料掺入拌匀,最后使用碾压设备将修补处压实平整。整个过程耗时约30分钟。 过去,沥青路面的挖补则采用整体铣刨、再新铺面层的工艺,施工时需要动用各型机械车约5辆、施工人员10多人,不但耗时、耗力、占用车道,而且会造成大量的沥青废渣、扬尘和噪音等。 市政管理处工作人员陈颖鹏告诉记者,“公路医生”等设备的使用让我市道路修复工作更加专业化、智能化、环保化。他表示,“公路医生”集各类专业化的道路修复工具于一身,并采用热再生工艺,能快速将新旧材料熔合并形成新的沥青面层,实现路面沥青旧料100%循环再利用。道路修复时,只需1辆车、6个人便可作业,不仅节能环保,还最大程度降低道路修复对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湄洲日报记者 郑已东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