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八闽乡讯> 莆田 > 正文
补短强优丰沃土——涵江区积极推进对台合作加快发展精品农业
2018-04-19 14:57:44 蔡玲 来源:莆田网  责任编辑:康晓青  

涵江区委书记陈万东深入萩芦镇调研对台合作发展有机农业。卢慧姗 摄

白沙香积国里春色浓,游客纷至沓来。林亦霞 摄

□湄洲日报记者 蔡玲

莆田是妈祖故里,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连、习俗相通,交流密切。而位于莆田东部沿海的涵江,与台湾一衣带水,依山傍海,物华天宝,区位、人文、侨台优势突出,是我省农业重点区域。

近年来,涵江区紧紧围绕各级部署,立足资源优势,创新合作机制,强化对台项目要素保障,从学习借鉴台湾发展农业的先进理念、科技研发、经营机制等方面,不断加强对台农业的交流与合作,大力引进拥有关键技术的台湾农业企业和高素质台湾农民,进一步深入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又一经济支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积极对接“台湾经验”

涵江的“涵”,是形声字,指水泽众多、水波荡漾,木兰溪、延寿溪和萩芦溪三大河流皆在此汇聚,或奔腾入海,或潺潺而下,流经之处,土地膏腴,成为富庶的米粮仓、花果乡,哺育着涵江儿女。

春色深深,硕果累累。放眼望去,涵江萩芦山区,金灿灿的枇杷挂满枝头,成为季节的宠儿。就在这漫山遍野的暖色调间,果农们边摘枇杷边唱山歌,阵阵悠扬唱出了乡亲们的幸福生活。

涵江区萩芦镇是我市三大枇杷主产区之一。20多年来,萩芦镇大力发展枇杷种植,村民们纷纷进山承包荒地,积极发展枇杷、龙眼、葡萄等种植业。今年,该镇更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当地资源,科学合理规划,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市场条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因素,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生态、安全的农产品,加快实现产业兴旺。

好山好水,山水皆是巨大财富。那么又该如何利用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实现山区乡村的绿色崛起?该镇镇长陈丽琼说,全镇已注册了“萩芦牌”枇杷、“友谊106”龙眼等优质品牌,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破解农产品同质竞争和增产不增收的困境。主要围绕枇杷、龙眼、红心柚、茶叶、草莓、优质稻等特色产业,形成“一村一品”联动发展的生产格局。

台湾农业以精致闻名,其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理条件与萩芦类似。精准借鉴、深度合作。眼下,该镇正在与台湾对接,参照台湾东风休闲农场的运作模式,科学谋划,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努力打造特色化、具有示范意义的有机生态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4月16日,记者来到位于囊山公园前的佳禾智能自动化水培绿色蔬菜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在礼佛大道西侧一大片平整的红土地上,一棵棵茶苗像列队一样被栽种得十分整齐,接受着阳光雨露的洗礼;而在礼佛大道的东侧,177亩红土地也已完成平整,大型机械和工人们正在抓紧玻璃大棚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的施工,确保工程按节点推进。

据涵江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落地建设是涵江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广高产高效和绿色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该项目是台湾佳禾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现代农业及农业观光、教育科普为一体的农业投资项目,总投资约8000万元,为农业4.0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拟从台湾引进当前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深水水耕技术,技术水深约80厘米,可种植蔬菜40多种。将采用自主研发配置的营养液,可循环使用1年。由于水耕栽培没有土壤为介质,既杜绝了病虫害、重金属超标等隐患,无需使用任何农药,也没有轮作的限制,生产周期和成本大幅降低,生产周期为21--28天,产量为普通蔬菜的10倍,品质却优于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预计今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发挥特色打造亮点

在春风的轻拂下,一株株鲜花竞相绽放。有黄色诱人的雏菊,有娇艳欲滴的玫瑰,还有淡雅清香的茉莉;欧式的庭院,错落有致的小木屋,氤氲的温泉水,三五成群的游客正陶醉在旖旎的田园风光中……4月16日,记者走进位于涵江白沙镇龙东村的香积国香草庄园看到,温馨惬意的一幕幕令人舒心。

香积国是一方高品位,融合艺术、建筑,引进台湾香草的现代休闲农业净土。庄园内有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蔬菜、瓜果等逾百种植物供客人观赏。庄园内的有机栽培,还可作为户外教学,让客人动手劳作,体验种植乐趣,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台湾在发展农业科技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不仅有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水果产品,而且在发展观光农业方面也先行一步。“地不仅是地,还是风景是文化。”近年来,涵江区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借助海峡对接平台,积极探索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发展对台生态旅游观光农业。

梅洋茶文化生态休闲基地、莆台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等,通过对接合作、筑巢引凤,一个个特色农业观光园在萩芦、白沙、大洋等地“落地生根”,进一步拓宽了该区和台湾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涵江区农业局负责人说:“将台湾的农业技术和优质品种‘嫁接’到涵江,对于改良涵江农作物品种、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促进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在大洋乡灯庐寨生态农产品特产专营店里,游客们争相购买大洋米。店主谢紫林说,大洋米引进了生长期长的台湾大粳8号、12号等优良品种,质地柔韧、香润弹牙、口感好。他还注册了灯庐寨生态农产品土特产商标,开设专营店,以专供游客需求。

除了粮食、蔬菜外,该区还积极引进台湾的芒果、番石榴、木瓜、枇杷、青枣等水果良种,拓展对台涉农新的空间,目前全区累计引进台湾农业良种50多个并得到推广及应用。不仅如此,就连白沙坪盘村的枇杷博物馆也是参照台湾苗栗县草莓科技馆而建,学习借鉴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增进交流联系,打造更加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业观光生态休闲“后花园”。

■服务保障水平

“只要你来投资,一切交给我们来办理!”一个好项目想要取得发展,就需要更好的服务。涵江区建立产业项目审批快速通道,进一步简化项目核准、备案程序,为产业对接提供高效有序的环境。工商部门进一步放宽台资企业审批程序,实行先照后证承诺登记制,按实缴注册资本缴纳登记费、住所与场所登记合二为一等方便台商投资的措施,并积极鼓励台湾居民在涵申办个体工商户。消防部门对涵台对接产业项目实行承诺制和速办件制度,优先办理,优先审批、优先出件,并全程跟踪项目的审批和验收情况,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审核、验收。

推广台籍人才在涵“一站式”服务,试行“一窗受理、集中办理、专员服务、全程跟踪”的集成化模式。在海峡人才市场涵江工作站设立专门窗口,采取“集中受理需求事项、统一对接职能部门、跟踪落实办理结果”方式,对台籍人才的资金补助、住房保障、医疗保健、信息咨询、项目申报等事项实行统一受理、办结、答复,快速专业地解决人才在涵生活、工作、就业中遇到的政务事项。

落实台资农业企业可与大陆农业企业同等享受农机购置补贴,并对重点台农种植项目的场内配套的大棚、水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引进台湾新品种、新技术等予以项目投资50%以内的补助,扶持台资农业企业做大做强。

鼓励台胞来涵开设台湾特色产品商店,根据其贡献给予相应的奖励补助,并给予台资农业项目等融资支持。根据具体项目的融资条件,通过政府性担保公司增信或纳入“企业资产按揭贷款业务”等方式,推动相关金融机构对台资农业项目、乡村旅游项目及台湾青年创业项目等提供融资支持。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