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無人機升空巡河。 莆田網訊 「嗡嗡嗡……」在延壽溪畔,一架小型無人機騰空而起,在溪面上空盤旋著。記者昨獲悉,我市近日在延壽溪開展無人機巡河工作。這是我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探索巡河專業化、智能化的又一創舉。 在現場,無人機在延壽溪上空迅速移動,實時傳輸的畫面呈現在地面巡查人員手中的監控儀屏幕中,「鏡頭拉近一點,那裏好像漂浮著一些廢棄物,馬上記錄下來上報給延壽溪『河長在行動』微信群。」通過微信群,該河段河長等責任人立即趕到,並安排打撈隊乘船駛向目的地,進行打撈作業。無人機沿著延壽溪一路向西,短短30分鍾便抵達東圳水庫,完成了泗華到東圳段全程12公裏的河道及沿岸巡查工作,實現了高空航拍、準確定位該流域水面垃圾、違規排汙、違章建築等情況。 據介紹,延壽溪經九鯉湖流入常太鎮的莒溪,從莒溪到泗華陂干流總長51公裏,干支流總長189公裏,是莆田三大溪流之一。全流域189公裏的河道長效保潔巡查,光靠人力顯然不夠,更何況有些河道環境複雜,巡查車開不進去,巡查船駛不進去,巡查人員走不進去,巡查難度大。為轉變過去陸地和水上巡河效率較低、盲區較多的局限,我市積極創新巡河機制,引進無人機,借助科技手段推行空地結合、人機結合巡河新模式,嘗試讓無人機擔任「巡河員」,全方位、無死角觀察河道情況,高效排查河道是否存在非法采砂、非法捕魚及河道漂浮物等情況,及時發現問題,並將問題經河長辦統籌協調分門別類報送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從而更好地發揮部門聯動機制作用,有效地降低巡河難度,縮短巡河時間,提高巡河、治河效率。 市河長辦主任黃德元表示,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加強巡河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無人機巡河長效機制,特別是人工巡河難度大的重點河道,確保巡河工作不留死角。(湄洲日報記者 黃國清 通訊員 陳順妹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