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1月17日电 题:互联互通机制搭建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大动脉 “沪港通”“基金互认安排”“深港通”“债券通”分别于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相继落实。3年多来,互联互通产品交投日益活跃,交易量大幅增加。香港凭借互联互通的优势,巩固了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成为国际金融机构进入内地市场的理想平台。 “沪深港通”助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实现双赢 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史美伦16日在第十一届亚洲金融论坛上表示,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加深了上海、深圳和香港三地资本市场的联系。截至2017年10月,内地交易者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已经实现了约3.32万亿港币的交易总额,预计这个势头会继续加强。 记者从港交所获悉,“沪港通”及“深港通”成交量显著增加。截至2017年12月15日,北向成交总额达21820亿元人民币,按年增加195.7%;南向成交总额达21570亿港元,按年增加173.7%。 “香港作为重要门户会进一步提升制度安排和服务体系。2015年‘基金互认安排’使香港的投资者拥有更加广泛和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未来也将通过和内地市场的互认,为香港投资者带来更多机遇。”史美伦说。 来香港参加第十一届亚洲金融论坛的劳合社首席执行官因加·比尔对记者表示,“我认为互联互通发挥了香港独特的作用,使之成为连接内地与海外金融市场的重要门户和入口。” “债券通”半年来运行良好 “债券通”的“北向通”已于2017年7月3日开通,境外投资者可通过“债券通”直接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通”助推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银行间债市开放,巩固了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促进香港债券市场的发展。 由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香港交易所合资成立的“债券通”有限公司对新华社记者独家回应,“北向通”在过去的6个月里运行良好,247家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合资格境外投资者获批参与“债券通”。截至2017年12月底,内地一级市场共发行了178支“债券通”题材的债券。二级市场交易也较为活跃,日均交易量超过20亿元人民币。 境外机构投资者也已经开始在香港市场用境内人民币外汇市场价格进行“债券通”项下的外汇兑换和外汇敞口对冲。目前所有交易皆结算成功,未有出现结算失败的情况。 目前“债券通”超过50%的投资者来自国际资本市场。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的数据显示,“债券通”推出6个月以来,国际投资者持有的银行间市场债券量已增加了36%。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透露,2018年开年以来“债券通”日均交易量达到30亿到40亿元人民币,占到海外投资中国债市增量的30%,说明“债券通”在短短6个月间起了重要作用。 更多互联互通产品有望摆上“货架” 市场关注香港和内地将会推出哪些新的互联互通产品。对此,“债券通”有限公司回应,“南向通”将基于市场的情况和人民银行的批准适时推出,目前尚未有时间表。 李小加表示,在“沪深港通”“债券通”的基础上,作为中远期规划,新股通、一级市场通都可能逐步探讨摆上供投资者选择的“货架”。 “A股在港推出衍生品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监管者要达成监管共识和协助机制,二是A股期货市场需要提升活跃度。”李小加说。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表示,今后中国证监会将一如既往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不断优化完善两地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互联互通产品,稳步开展H股全流通试点,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跨境发行债券,进一步加强两地监管与执法合作。 史美伦表示,互联互通的制度安排可以把香港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香港成为一个积极的市场参与者和规则制定者。(新华社记者 李滨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