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八閩鄉訊> 龍岩 > 正文
龍岩:汙水管網建設提速 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2017-11-27 16:57:13 羅玉文 曾燕福 劉菲菲 來源:閩西日報  責任編輯:康曉青  

 汙水管網建設工程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的同時,有效提升城市品位和城市文明。

近年來,我市持續將其當作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來抓,11月23日,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為加快推進城鄉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日前我市制定了《龍岩市推進城市汙水管網建設改造和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著力解決我市城市汙水管網覆蓋面不高、雨汙分流不到位等問題。

2019年底前基本完善汙水管網

根據方案,我市將推動市場化運作,建立長效機制,超常規推進汙水管網建設改造和黑臭水體整治。龍岩市城市建成區要在2018年底前完成黑臭水體清淤疏浚、河道清障、沿河主要排汙口截汙工程,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在2019年底前基本完善汙水管網,達到長治久清,縣(市、區)城市建成區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善汙水管網,達到長治久清。

2017年,全市新建改造城鎮汙水管網116公裏以上,其中市本級30公裏,永定區14公裏,上杭縣15公裏,武平縣14公裏,長汀縣15公裏,連城縣14公裏,漳平市14公裏。2018年起至2020年,全市每年新建改造建成區汙水管網100公裏以上,其中市本級30公裏,上杭、長汀、武平、漳平等縣(市)各12公裏,永定、連城等縣(區)各11公裏。到2020年,中心城區汙水處理率達95%以上,縣城汙水處理率達90%以上。

全面加強汙水管網建設

城市汙水管網的建設與發展,是現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設施。

對此,我市提出加強汙水管網建設要求,全面排查摸清汙水管網現狀。各縣(市、區)要在查找和整理已有汙水管網檔案的基礎上,可采取購買服務方式,開展汙水管網深度排查。逐個檢查對照檔案全面複核管徑、標高、檢查雨汙分流等情況,在2017年底完成排查工作。根據排查情況,及時制定2018——2020年汙水管網規劃和工程建設計劃,重點解決雨汙分流改造和生活汙水納管處理。

加大汙水收集管網的建設,擴大延伸汙水收集覆蓋範圍,加強新開發地塊的排水規劃建設管理。推進雨汙分流改造,在老舊城區、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等雨汙分流區,結合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海綿城市建設,加大雨汙分流排水管網改造力度。

重點推進老舊汙水管網改造、破損修複、淤積管道疏浚。對雨汙混接、錯接的管道,按照雨汙分流原則進行整改;對倒坡、破損、下沉、堵塞、無法疏通的管道,以及破損滲漏的檢查井,要進行修複或翻建。在2018年3月底前完成現有管網全面清疏,2018年底前完成破損管網全面修複。

建立汙水管網常態化養護機制

在完善城市汙水管網的同時,更需要良好的維護管理。

方案提出,按照《福建省城鎮排水設施養護維修年度經費定額(2014)》等標準,根據不同城區、不同管徑的維護要求,網格化劃分養護片區,制定汙水管網年度養護計劃。整合現有養護隊伍力量,成立專業化的養護機構,配備專業人員和設備。鼓勵引入市場化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企業參與養護管理,提高養護管理水平。

此外,開展河道清淤疏浚,定期清理水體底泥汙染物,妥善運輸和處置底泥,嚴防二次汙染。做好水生植物、沿岸植物的季節性收割,及時清除季節性落葉、水面漂浮物。加強水面垃圾清撈等日常維護工作,清理岸邊非正規垃圾堆放點。

推動生豬養殖汙染防治,到今年底前全面關閉拆除禁養區生豬養殖場(戶)、可養區未改造或改造後仍不能達標的生豬養殖場,全面完成可養區規模養豬場標準化改造升級。

加強農藥化肥汙染防治,制定實施全市農業全面源汙染綜合防治方案。開展化肥農業使用量零增長減量化行動,實施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確保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各減少10%以上。敏感區域和大中型灌區,利用現有溝塘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透水壩等設施,淨化農田排水和地表徑流。

建立長效機制加強監管執法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

根據汙水管網建設改造和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以街道為單位開展網格化排查,對排水戶名稱、性質、用水量、環保設施建設運營情況、汙水接入管網情況等進行核查並建檔,對所有排汙單位接入汙水管網的接入口要建立GPS定位並確認建檔,其中工業、餐飲企業和洗車洗滌、賓館服務業等單位要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排查建設,其他排汙單位在明年底前完成排查建檔。建立定時、定人、網格化、物業式巡查管理長效機制,加強動態監管。

同時,加強排汙許可管理,嚴格要求排汙單位依法申領排汙許可證並按照規定達標排放,加強日常監督檢查,定期抽查排汙單位達標排放情況和環保設施建設運行情況,依法查處無證排汙、未按證排汙等違反排汙許可證管理規定的行為。

對從事工業、建築、餐飲、醫療等活動的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全面實施汙水排入排水管網的許可管理,新建、擴建、改建項目未取得排水許可證,不得申請規劃條件核實和竣工驗收。各縣(市、區)要組織對已建項目排水許可證辦理情況進行入戶調查,未辦理排水許可的要制定計劃和措施,明年底前完成補辦。加強排水許可執法,定期對排水許可行為開展檢查,堅決查處違法行為。

組織開展沿河排汙口的排查,全面查清轄區內每條河道入河排汙口的數量、位置、排放方式、入河方式等,並在今年底前對每個排汙口彙入的主要汙染源進行核查,建立排汙口檔案並加強監管。依法從嚴查處設置入河違法排汙口的行為。加強河道執法巡查,依法拆除侵占河道的違章建築,嚴厲打擊隨意向水體傾倒棄置建築垃圾、棄土,擅自設置排汙口等違法行為,主要河道的重點排汙單位的排汙口安裝視頻監控,實時監督。

此外,方案還將黑臭水體治理納入河長制加以實施,各黑臭水體所屬轄區政府為責任主體。將汙水管網建設改造和黑臭水體治理,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績效考核和黨政領導環保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內容,考核結果較差和相關工作落實不到位的,適時給予通報或約談,並按照相關規定予以問責。( 記者 羅玉文 曾燕福 劉菲菲)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