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闽港要闻 > 正文
中央陆续出台政策措施保驾护航 港澳同胞北上施展人生抱负
2017-10-18 13:22:3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杨龙威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7月1日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央有关部门还将积极研究出台便利香港同胞在内地学习、就业、生活的具体措施,为香港同胞到广阔的祖国内地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使大家能够在服务国家的同时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近年来,中央各有关部门为香港同胞在内地更好地求学、就业、生活,做出了哪些努力?香港同胞对此又有何感受?记者为此采访了几名在京生活的港人。

聚焦港澳同胞切身利益福祉

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会长冯国佑告诉记者,从1988年首次以香港太平山青年商会分会长的身份来内地考察到现在,在北京生活已近20年,亲身感受到伟大祖国的日益强大,美丽北京的高速发展。在京港人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原先生活中存在的不便之处,目前正逐步改善。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很多便利港澳人士到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都实实在在地聚焦港澳同胞切身利益福祉,为港澳同胞到内地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冯国佑说。

林智祥从香港大学毕业后,看好内地的经济发展机遇,从2002年起便来到北京扎根。在他看来,港人在内地安居乐业,克服了早期的一些不便,相关问题正逐步得到有效解决。数月前,他在朋友圈兴奋地发文:“香港的朋友们以后不用提前一个小时到火车站啦,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均设有支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的自助取票机,以后也不用担心入住不了只招待内宾的酒店了。”

过去,港澳同胞只能在人工窗口排队领取火车票,如今,内地多个省市已设有支持识读回乡证的自动售取票设备。原先一些内地酒店对于境外人士入住存在限制,随着国家旅游局6月间政策的出台,港澳同胞有望尽快实现无障碍入住。

求学就业与内地生待遇相当

在内地与香港两地教育交流日渐频繁的背景下,2012年内地高校免试招收港生计划启动,香港高中生可用在港文凭考试成绩直接报考内地大学,如今已有90所内地高校参与这一计划。据调查,香港学生到内地升学的主要原因是香港没有他们想读的专业,同时他们认为在内地读书可以建立人脉,有助将来事业发展。

据就读内地高校的港生反映,所在学校在求学和就业指导、医疗保障方面,对港澳与内地学生一视同仁。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的王柏荣说,港澳学生和内地同学一样,到北大校医院就诊很方便,也会享受费用减免。学校港澳台办公室会定期组织交流活动,了解港澳同学需求,也会在求学和就业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指导。

林智祥曾在摩托罗拉、电讯盈科、普华永道等知名企业工作,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积累了多年经验。他向记者介绍,港澳同胞过去在参加工作后大多数没有“五险一金”,现在随着保障政策出台,更多企业知悉有关规定,目前部分香港同胞可以享受“四险”,但没有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在择业方面,还有些行业和领域尚未完全向港澳同胞开放。

这一状况有望得到改善,目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加紧研究取消港澳同胞在内地的就业许可制度、港澳居民在内地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并支持港澳同胞到内地事业单位就业。

多措并举保障同胞安居乐业

杜蔚恒2006年从香港来京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目前在第一太平戴维斯物业顾问有限公司担任高级助理董事。她告诉记者,自己如今是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的考官和会员。她感慨于国家近年的发展,“有些专业资格以前只能在香港或回注册机构所在国考试并获取认证,随着国家国际化水平提高和报考人数增多,这些注册机构也开始在内地增设考点,在内地生活的港人获取相关认证更加方便,不用每次费时费力地回港考试。”

在她看来,要保障港人在内地安居乐业,更好地实现融入,可以从几个方面继续完善。比如,港人的回乡证与内地居民身份证位数不符,在需要提供证件信息时,如果录入的系统不支持港人回乡证,可能因此无法正常办理生活和工作中的某些业务,希望能得到解决。长期留在内地发展的香港人结婚生子,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同内地学生一样接受教育并参加高考。

林智祥说,来内地生活的港人在资信证明等方面,还有着一些当地人难以体会的烦恼。目前,港人在内地申请使用信用卡基本无法获批,在贷款方面也难获支持,购房买车的限制相对较多。不过上述问题已得到有关部门重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就此开展调研,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台政策,明确在内地就业的港澳同胞可以平等享有住房公积金待遇,使他们可以通过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进而提高在内地购房和租房的能力。

王柏荣学习之余参与了互联网创业,并在学校和社会上的创业比赛中获奖。他认为,港人在内地创业,现在能选择更多的平台,能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实践起来也更加方便。“无论是求学、就业还是创业,我觉得港人慢慢融入得挺不错的。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相信港澳同胞会在互通合作中更有作为。”(张 盼)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