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财经3月9日电 “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李克强总理话音刚落,便引发国内外舆论一片热议。 2017年我国GDP增速将如何演绎,国内外哪些变量将影响今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2016年“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完成得如何?供给侧改革有何短板、今后该如何改进?带着这些问题,海外网财经对话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解析2017年GDP将如何演绎。 姚洋认为,中国经济走势正呈U型反转,“今年的GDP增长速度会高于去年,重点应该放在‘争取更好结果’上。”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去年“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尚未完成,供给侧改革目前仍缺少政策抓手。 中国经济呈“U型”反转 “争取更好结果”比6.5%更重要 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对此,姚洋分析称,中国经济走势正呈现U型反转,“GDP增长速度会高于去年,重点应该放在‘争取更好结果’上。定6.5%的增长速度可能是为了打一个保险,政府其实信心很足。” “中国经济增长的下行有结构性的因素。但是,很少有人提及周期性方面的问题。事实上,我们国家是有经济周期的,而我们目前处在一个经济的下行期。”姚洋指出,中国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经历了4个周期,每一个周期大致7年——1992年到1997年,经济高速增长;从1998到2003年,中国经济低增长,发生通缩;1998年的GDP增速报了一个7.8%,实际增长率恐怕只有3%到4%左右;2003年年底经济开始发热,2004年到2012年,中国的经济实现高速增长,之后又进入了一个低增长时期,“2014和2015年应该是经济最困难的两年,2016年开始复苏,因此今年应该是持续复苏的一年。” “但宣布一个比去年还低的GDP增长率目标,我有点担心会给市场传递一个比较消极的信号,政府今后应该通过一些政策来弥补信心的不足。”姚洋也坦言了自己的担忧。 就国内外形势来看,姚洋认为,国内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还是相当积极的。“2016年四季度,几乎所有经济指标都向好发展,CPI有所扩大,PPI由负转正,PMI超50%,而且发改委把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设定为9%左右,这些数据都说明中国经济触底反弹,下滑的趋势已经稳住。” 而从整个国际环境来看,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将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不确定因素。总体而言,姚洋对今年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比如之前谈了很多年的中美投资保护协定,如果能成型,对两国都有好处,甚至不应该排除中美两国之间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可能性。” “三去一降一补”尚未完成 供给侧改革仍缺抓手 自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三去一降一补”已经成为经济领域的高频词汇。回望过去的一年,姚洋认为,去产能的任务完成得比较到位,特别是钢铁和煤炭行业,而去库存和去杠杆“基本没做”。 政府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退出的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肯定这些成绩的同时,姚洋也指出,目前去产能主要靠的是行政命令,这样的方式非常不灵活。“因为经济下半年在复苏,需求在增长,煤炭和钢材价格飙升,而这两个行业去年去产能去得最狠,国内产能不够,只能依赖进口,所以让外国人赚了很多钱。”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的任务,他建议,今年能否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如价格信号等,来调节生产、控制产能。 去杠杆和去库存则是老大难问题。通常,当经济增长减速的时候,就会出现库存相对过剩的情况,杠杆率也会上去,与之相伴随会出现一些“僵尸”企业。 关于去杠杆,姚洋指出:债转股加上国有企业改革或许能够解决去杠杆难题。“一些国有企业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力量很强,因为经营机制问题,只能常年靠负债来经营。这次明确提出来要混合所有制改革,用民间资本来改变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有一些负债率实在太高了,可以搞债转股。” 去库存、调整供需,一直是楼市的政策焦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农民工在城镇购房,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以期房地产去库存取得积极成效。姚洋对海外网财经表示,去库存仍需一些切实的政策。“多给老百姓一些刺激”,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发挥作用。 姚洋坦言,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仍缺少一些政策抓手,“这也是经济结构性改革目前缺少的东西。” “供给侧改革的任务,首先应该是调整结构,消除下一轮经济扩张期的隐患,淘汰僵尸企业。其次是,创造更好的条件让更多创新创业的企业能更便捷地进入。第三,多鼓励创新,为我国能转变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创造条件。”姚洋最后表示。(卢思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