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林霞 王凤山)“波光如画碧如油,日落风清好泛舟。”这是清代诗人俞廷营笔下三十六脚湖的秀丽风景。近日,记者来到平潭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只见碧水潺潺、芦苇荡荡,旖旎湖景尽收眼底。 这里是我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总面积210万平方米,是平潭综合实验区生活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被称为“海岛明珠”。近年来,平潭开展三十六脚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持续改善水源地环境质量及周边人居环境。 呵护饮水安全 平潭四面临海,历来就是缺淡水的地方。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素有平潭“母亲湖”之称,保护区内,湖、海、山、林交相辉映。 然而,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失衡等原因,这一番美景,也曾经历过“湖床干透,草木枯死”的切肤之痛。 “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内还居住着不少居民,曾有包括9家畜禽养殖场在内的18个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水严重威胁到实验区供水安全。”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局水环处处长黄吉甫说。 母亲湖还要“脏”多久?重拳治污,亟需到位。2015年,实验区以开展第一批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行动为契机,首批拆除3家养殖场。此后,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内18个违法违规建设项目逐一被拆除、清理。 这只是治污第一步。此后,围绕三十六脚湖区域治理,实验区动作频频:对保护区内140多亩裸露地进行造林补植,启动保护区生活截污工程,推进三十六脚湖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推动水体和岸带生态修复。 2018年,50多户居民从位于三十六脚湖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瑞岭山村庄迁出。 …… “自此,常态化管理逐步被提上议程,我们紧盯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实施物理围网保护等措施,全力保障三十六脚湖饮用水水源安全。”黄吉甫说。 位于平潭美楼村的一座小型地下污水泵站,泵机正在高效运转作业,它将三十六脚湖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部分生活污水泵送到保护区外进行处理,日可泵送处理污水50吨。 2017年起,实验区开展三十六脚湖二级保护区生活截污,共涉及8个村,约有居民5000人。“有条件的区域统一收集污水引到保护区外处理,不具备外引条件的区域,分散建设三格化粪池,处理后的尾水通过农田灌溉等方式回用。”黄吉甫说。 持续、全面的治理让三十六脚湖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迅速好转。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保护区水质持续保持在Ⅲ类以上,达标率100%,生物多样性越来越明显,常有大量鸟类栖息在湖边。 告别“靠天喝水” 今年第9号台风“卢碧”,给平潭带来大量降水,三十六脚湖的水位因此上升了1.55米。但实验区开放开发,不能仅仅“靠天喝水”。 “实验区成立前,水库供水主要靠集雨流域汇水;如今,水库供水以岛外调水和集雨流域汇水相结合,日均外调水水量约7万立方米,与居民日均使用量和湖水蒸发量基本持平。”黄吉甫说。 随着平潭开放开发向纵深推进,对淡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仅靠目前暂时的岛外调水“寻求外援”,并非长久之计。 难题如何破解?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的出现,为实验区带来新的希望。 该项目是我省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61.6亿元,输水线路总长181.58公里,供水范围覆盖闽江口城市群及平潭综合实验区,总受益人口580万。其中平潭段由海坛海峡跨海管道、金井湾管道、天岭隧洞3个部分组成,总投资约7亿元,线路总长约13.55千米,建成后预计每日引水75万吨。 近日,在娘宫隧洞进口处的施工现场,通过工人们通力协作,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海坛海峡跨海管道与金井湾管道实现成功对接。 这意味着,该项目离通水更进一步。 与此同时,实验区已委托第三方机构完成编制三十六脚湖水库除险加固施工图纸的编制工作,满足福建省平潭及闽江口水资源配置(一闸三线)工程的需要。目前,正在稳步推进施工图纸的预算评审和招投标工作中。 不仅如此,平潭还制定了三十六脚湖水库工程管理、水文观测、安全生产等管理制度,编制出汛期调度运行计划和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等方案,通过实施三十六脚湖水质综合预警控藻应急项目,加强水源保护区管理,推动完善应急治水工艺等,采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进一步保障三十六脚湖生态安全和区内供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