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8月23日電(記者周義、林善傳)23日晚8時整,新建福廈鐵路太城溪特大橋開始進行不平衡轉體斜拉橋合龍。這也是我國跨海高鐵線路最大噸位嘗試不平衡轉體斜拉橋合龍。 8月23日,施工人員在檢查轉體斜拉橋轉動角度。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哐」的一聲,探照燈射出耀眼光芒,福清市鏡洋鎮的上空亮成「白晝」。擡頭望去,只見近20層樓高的「巨獸」身捆鋼索,屹立山旁。「開始!」隨著現場總指揮一聲令下,輪盤機器抽動鋼索,「巨獸」的影子開始移動,逐漸吞沒過往的車輛。 「這座大橋轉體部分全長221.3米,總重量達3.8萬噸,塔兩側梁體長度不等,重量相差570噸,而且轉體預留空間僅有9.6厘米。」中鐵十二局新建福廈鐵路二標項目負責人黃建國說,本次轉動姿態控制難度大,配重困難,施工過程必須一步到位。 8月23日拍攝的轉體中的新建福廈鐵路太城溪特大橋不平衡轉體斜拉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1度、2度、3度......」新建福廈鐵路太城溪特大橋以每分鍾1度的轉速順時針轉動,現場工作人員緊盯轉盤上的刻度編號,不斷往對講機裏彙報數據。 8月23日,新建福廈鐵路太城溪特大橋不平衡轉體斜拉橋成功實現對接(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8月22日,施工人員在新建福廈鐵路太城溪特大橋轉體橋施工(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成了!」經過40分鍾的緊張作業,新建福廈鐵路太城溪特大橋完成順時針旋轉40度,合龍精度達到9毫米,成功實現精準轉體對接。 8月22日拍攝的建設中的新建福廈鐵路太城溪特大橋不平衡轉體斜拉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總體曆時627天,這個項目施工打通了新建福廈鐵路全線工程建設瓶頸。」黃建國說,福廈高鐵是我國首條跨海高鐵,自開工以來已創下多項鐵路施工新紀錄。 8月22日拍攝的建設中的新建福廈鐵路太城溪特大橋不平衡轉體斜拉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據了解,隨著太城溪特大橋主橋合龍,新建福廈鐵路建設進入冲刺階段。新建福廈鐵路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起福州,途經莆田、泉州,南至廈門和漳州。鐵路建成通車後,福州、廈門兩地將實現「一小時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