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百年华诞)通讯:港九大队“小鬼交通员”家史揭开香港抗战史 中新社香港5月5日电 题:港九大队“小鬼交通员”家史揭开香港抗战史 中新社记者 索有为 “为什么我这么小会跑到游击队里?我是因为我姐姐才参加的。”在香港沙田观音山上的狮子亭,86岁高龄的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对中新社记者说。 林珍口中的游击队,就是彪炳史册的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港九大队)。在日寇1941年12月8日进攻香港的次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派遣精干武装进入香港抗日。1942年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正式成立港九独立大队,成为香港沦陷时期唯一的一支抗日武装。 林珍的姐姐林展在港九大队功劳赫赫。资料显示,林展起初在港九大队国际工作小组工作,后任敌工科科长兼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的翻译。 “我爸爸是黄埔军校二期的,参加过北伐战争,后来看到国民党屠杀共产党后退役来香港当教师,在香港和我妈妈结婚,但在我出生没多久就去世了。他是爱国的,对家里人是有影响的,我姐姐考上香港大学但没钱上,1938年就走上社会,后来参加了革命。”林珍回忆着,她的家史,深深烙上峥嵘岁月的印记。 “香港沦陷后,我姐姐因身份没有公开就留在日军的一个公寓当洗衣工搜集情报。有一天,日军侮辱我姐姐未成便诬告她偷了军票,把她带回我家绑在栏杆上,当着我妈妈和我的面打了两个多钟头,打得我姐昏过去泼水再打,又拿大刀在我姐的脖子上刺了一下。我姐喊:‘弟弟妹妹,我要是被杀了,你们一定要给我报仇。’”林珍忆起不堪回首的往事语音哽咽,眼里噙着泪水:“整个过程我姐姐都没哭过,我妈妈在那里挡也挡不了,我们只能咬着牙。事情过去后我妈妈对姐姐说:‘我们不能坐在家里再等了,跟你一起去打日本鬼子吧。’” 1943年12月,8岁的林珍成为港九大队的“小鬼交通员”,后来又做伤兵护理员。“我们家6个人,4个人正式参加了港九大队。”林珍语气里充满自豪:“这段历史我觉得不能忘,后来虽然经历了很多不同的环境,但我觉得走这条路是很正确的。” 在香港西贡斩竹湾的抗日英烈纪念碑碑座上,有这样一段碑文:三年零八月之艰辛岁月中,游击战士活跃在崇山峻岭、海港河湾,出没于田畴村舍、郊野丛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如鱼得水,肃匪锄奸,克敌制胜,营救文化精英,支援盟军作战……这正是港九大队的真实写照。 1998年12月28日,时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将港九大队牺牲的115名烈士名册安放在香港大会堂供市民凭吊,并宣布:港九大队“是香港沦陷时期一支正式的武装部队,在保卫香港的战斗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香港回归快24年了,竟然有人借着外国的势力,把这段历史颠倒地去讲,把当年的斗争歪曲了,所以一定要有一个真正的教材,全面完整地把这段历史保留下来。”林珍一边说着,一边往观音山的更高处走,在一处宽阔的观景台上停了下来,远处昔日的启德机场所在位置尽收眼底。林珍告诉中新社记者,港九大队的情报人员当年就在观景台这里搜集了大量准确的日军情报,美军盛赞东江纵队情报工作“对美国战略部队在中国的组织的成功有着决定的贡献”。 林珍仔细看了看观景台上关于启德机场的介绍,不无遗憾地说:“这里还应该竖一块牌子,写上港九大队在这里战斗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