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 八闽乡讯 > 泉州 > 正文
泉州制造业的绿色转型探索
2020-12-18 11:39:11 林发言 颜玉璇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许丽蓉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 林发言 颜玉璇)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我国制造业大市,泉州的工业总产值约占福建省1/3。推动泉州制造业绿色发展,对本区域乃至福建省全面落实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意义重大。

近年来,泉州先行先试,加快生态文明机制创新,组织实施“生态+”战略,从全方位规划统筹、全链条生态提质和全社会协同共建三个方面,探索形成集约化、创新化、低碳化、共享化、协同化、国际化等6条特色化做法,以生态环境“高颜值”促进经济发展“高素质”,切实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泉州样板”。

全方位规划统筹

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泉州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工作,同时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泉州市发改委。领导小组从具体市情出发,通过强化顶层规划设计,形成多个主导产业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体系和特色园区,确保制造业在空间布局上实现高标准集约化,初步形成产城融合、互促发展的态势。

2018年以来,泉州市委市政府以“两山理论”为指导,提出“清新流域、生态两岸、富美乡村”的建设目标,高标准制定《清新流域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推进清新流域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26个项目,完成投资10.9亿元。一张张清新流域蓝图展开,一个个项目顺利推进,建设清新流域、助力乡村振兴成为群众共识。比如,在南安诗山镇,群众主动投工投劳参与诗溪清新流域建设,鹏峰村调动包括乡贤名流和乡村基金会在内的社会资源,给予困难户一定补助,实现清新流域项目征地“零补偿”;在德化县雷锋镇,村民们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的形式参与蕉溪清新流域建设,通过生态提升、环境改善,把沉睡的资源转化成发展资本;在永春县桃城镇,桃城镇南星溪流域利用“清新流域建设”和全面治水的有利时机,整合水利、住建、环保等部门项目资金4200多万元,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村集体与旅游开发公司股份合作的方式,开发实施“南星村溪谷”旅游业态植入等项目。

泉州立足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持续深化“生态+”模式,推进存量改造、增量拓展,形成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形成相生相促的和谐发展局面。

全链条生态提质

基于自身地形特点和民营企业居多的市情,泉州市坚持走产业集约化、集群化的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地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产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

德化县谋划产业布局,开始实施“大城关”集中发展战略,在城关建设陶瓷产业园区,推动产业连片发展。德化陶瓷制造业大胆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了陶瓷生产能源的清洁化和“千家企业无烟囱”。随着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德化陶瓷产业园区成为福建省首个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在政企联手推动下,德化加快转型升级,迅速发展电子商务,占领了全国80%的网上茶具销售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陶瓷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同时,人口向城关大量聚集,使得德化广袤的农区和林区得以休养生息,森林覆盖率迅速提高。在此基础上,德化筹建县林权收储中心,开展全省林业碳汇项目试点,成为省市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典型;同时,积极发展全域旅游经济,初步形成了以陶瓷文化和生态休闲为基础,整合生态、宗教、红色旅游等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独特景观体系。

今天的德化,不仅是现代化绿色瓷都,更是生态强县,域内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和生态旅游四大体系不断成熟,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三赢”的全链条生态发展道路。而“德化样板”,也正是泉州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全社会协同共建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头等大事,泉州坚持全域总动员,突出绿色创新,凝聚起全社会支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蓬勃力量。

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是泉州加大对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金融支持的一大抓手。通过制定出台《泉州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建立“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如今,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率已超90%。同步持续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累计1391家建设单位完成了3903笔排污权交易,购买排污权总金额28705.48万元。

在永春,政府部门统筹社会各界资源,坚持系统治理,强化绿色管护,还环境于清新。在建立立体生态修复体系方面,将水库巡查员、生态公益林管护员、村卫生保洁员等人员与河道专管员进行整合,带动“河湖长制”向“全民治”的转变;在建立常态专项治理体系方面,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统一运营维护,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治理模式;在建立严格监管问责体系方面,创新生态司法模式,率先在全省设立“生态警察”,建立定期协商、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机制,实行补植复绿。此外,促进生态资产向生态资本转变,创新生态企业联营模式,策划生态产品转化项目。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引进九牧智慧制造产业园、博纯材料、永燠制药等一批大项目;培育休闲养生、康体养生等幸福型服务业,扶持香都小镇、白鹤拳小镇等一批精品项目,积极创新绿色产品及融资方式,探索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和生态产品证券化模式,完善投资方的股权划分机制。永春县生态系统功能不断提升,扮靓了一片“美景”,也带动了一方“民富”。2019年永春县GDP达462.06亿元,公共预算总收入19.27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93元。

从“生态佳”走向“生态+”,泉州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优化经济结构、运用绿色低碳技术,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同时,以创造更多的高附加值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举全社会之力保障制造业绿色转型路径的最大程度落实。

相关阅读: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