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 八闽乡讯 > 正文
厦门生物医药踏上新征程
2020-12-18 11:35:27  来源:  责任编辑:许丽蓉  

从“不毛之地”到“草木葱茏”,厦门持续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打造自有的产业生态圈。如今

——厦门生物医药踏上新征程

东南网12月1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周思明 通讯员 林艺萍 林晓蕾一年来,厦门市、海沧区持续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开拓奋进。17日,总投资超百亿元的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创业中心(以下简称协同创新中心)的开园,不仅为厦门生物医药产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强势崛起画上浓重一笔,也为下一个十年的展翅腾飞奠定基础。

“距离厦门召开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打造生命科技之城的目标不到半年时间。这说明在急剧变化的市场形势中,海沧区抢先补齐短板,成功卡入身位,加入全球生物医药市场分工、合作和竞争,并在特色优势领域牢牢占据一席之地。”厦门市海沧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波士顿、圣地亚哥等世界前沿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地,无一例外都拥有顶尖的科研和医疗机构。”该负责人表示,要打进“国家队”,参与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必须大手笔嫁接高端科技资源。在签约引进的项目中,海沧聚焦放大优势特色产业板块,引入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下称“苏州医工所”)等优势资源,进一步夯实了科研实力,为产业“二次创业”积蓄后劲。

“协同创新中心的开园,意味着适应生物医药产业全生命周期所需要的产业空间在海沧更加成熟。”该负责人介绍,自2006年起,海沧已先后投入18.5亿元建成四个生物医药通用厂房园区,总建筑面积58.54万平方米,吸引超过200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构建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组成的接力式孵化与培育体系,目前正在规划第五、第六期园区,以及新一批企业自建区,产业腾飞空间广阔。

政校企协同

“二次创业”掀热潮

签约仪式上,一批海沧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增资扩产项目落锤敲定,吹响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冲锋号。

当天签约的万泰凯瑞医疗器械中心,拟规划新建符合国内cGMP、医疗器械GMP、WHO、欧盟标准的生产基地,用于生产生物活性原料、化学发光试剂和化学发光仪器研发生产。

厦门万泰的成长历程,是海沧生物医药创新要素和发展环境不断完善的缩影。

1999年,养生堂有限公司董事长钟睒睒走进厦门大学物色生物医药项目投资对象,与夏宁邵教授团队一拍即合,双方携手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走上疫苗研发之路;2008年,以双方产学研成果为核心技术创办的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入驻位于海沧的厦门生物医药港。

“万泰沧海落地之前,已经在周边拿到非常好的地块,但海沧的专业态度最终打动了我们。”厦门万泰沧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永忠表示,厦门生物医药港不仅有完善的工业配套设施,海沧还根据承诺按照公司需求量身代建厂房;2015年企业需要进一步拓展产能,海沧又立即协调落实了用地;而今,厦门万泰又迈出进一步增资扩产的步伐。

经过十多年持续发展,厦门万泰已经由1家公司成长为万泰沧海、万泰凯瑞、优迈科等3家公司,研发了全球首支重组戊型肝炎疫苗、国内首支HPV二价疫苗等,并且与葛兰素史克、赛诺菲巴斯德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同推进疫苗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商业化。2020年前3季度,厦门万泰营收已突破10亿元,预计年底将再创新高。

计划总投资6亿元,达产后预估产值8亿元的力品药业创新制剂产学研一体化企业总部项目同样令人振奋。力品药业董事长叶英8年前从旧金山归国创业,从事化学药物口服制剂的改良和仿制药研发。她表示,经过前期研发,力品药业已经迎来大规模量产的回报周期。“得知我们拟在海沧投建国际标准的创新制剂产学研一体化企业总部,海沧区立即拿出4.6公顷用地,满足我们总部建设和生产用地需求。”

踏准产业风口

精准补链强链

今年上半年的防疫工作中,厦门生物医药港捷报频传——万泰凯瑞、安邦生物、奥德3家企业获得新冠病毒检测试剂产品批件,14家新冠检测试剂生产企业进入商务部出口白名单,锐珂、宝太、安普利、安邦等园区企业深入湖北抗疫一线开展服务,艾德、宝太等多家企业的诊断试剂通过欧盟CE认证,实现大规模出口……防疫阻击战中的亮眼成绩,为厦门生物医药港产业发展打响了声势、打开了局面。

“今年下半年,我们作为产业平台公司,积极配合厦门市、海沧区走出去,开展各类招商引资工作。立足全市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大会精神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际,我们在招商过程中更注重兼顾产业化项目和高科技初创企业的引进,更注重配套环境的打造、产业链条的补强。”厦门海沧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吕玉宝介绍,当天入园及签约的大多数项目,就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

据介绍,在防疫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海沧医疗器械类企业,产值占到全省70%左右。为推动这一规模化产业集群提质升级,海沧生科盯准产业链条中的优势特色板块加以强化、延伸和放大,精心引进一批优质项目。

“苏州医工所考察了全国重点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多个城市,最终相中了厦门海沧。”厦门健康工程与创新研究院院长汪大明表示,海沧生物医药产业尤其是医疗器械行业已经具备相当规模,对技术有着巨大需求,双方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汪大明介绍,作为厦门市与苏州医工所共建项目,研究院可以广泛承接厦门尤其是海沧生物医药企业的横向课题研发外包等业务,为企业项目研发和产品迭代提供技术难题攻关等科研支持,还可以带来苏州医工所的高端研发项目资源,在厦门海沧落地孵化。

不拘一格巧借力

多管齐下引人才

厦门健康工程与创新研究院的落地,将带来可观的智力资源。汪大明介绍,为了筹建研究院,苏州医工所委派8名骨干成员组成初创团队,并借助中国科学院系统招聘研发人员,第一期推出的10个工作岗位已收到300多份简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可以为本地企业的研发人员开展专业化培训,尽快提升企业科研实力。”

厦门、海沧多管齐下的引才战略,贯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始终。

长期以来,厦门海沧从“引、育、用、管、留”等多个维度做好人才工作,制定产业人才专项政策,在创业扶持、个税奖励、人才住房、配偶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全面扶持,实现从创业到生活全方位保障,并创新“企业自主评价+行业专业评价+市场发展评价”的评价模式,率先实施生物医药行业职称评审改革,建立更精准、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今年,海沧区还创新引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资源,与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合作,开展远程教学13场、远程会诊78人次,覆盖全区5个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培养基层卫生人才近800人次。

据了解,目前海沧区集聚各类生物医药行业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83人次,并被福建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全省产业人才聚集基地称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工作重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也把“人民生命健康”列入科技创新的“四个面向”之一。“今后,海沧将以更加完善的产业环境和更优异的服务,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与园区企业家、科学家一道,为打造‘一流生命科学之城’共同携手努力!”海沧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以园丁心态谋划产业发展

□周思明

春笋拔节,是因为积蓄了一个冬天的养分和力量;海沧生物医药产业经历疫情考验后的迅猛增长,也饱含十余年的心血积累。

生物医药周期长、回报慢。海沧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总结为“引种子、建苗圃、育森林”——从十几年前的“不毛之地”到现在生物医药港的“草木葱茏”,海沧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园丁,终于守得春来见花开。

长期以来,海沧根据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前瞻布局、率先发展,坚持硬件、软件并举,构建起具有集聚效应的区域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了自主发展的产业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丰厚土壤。其中的智慧和经验,值得总结,值得借鉴。

技术和人才是生物医药产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厦门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医疗机构资源相对稀缺,怎么办?为了满足企业需求,海沧围绕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公共技术需求,搭建专业技术平台,不仅合市、区两级之力,依托骨干企业建设多个技术服务平台,还与厦门大学、海洋三所、北京化工大学、中科院、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今年6月,海沧成功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顶级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填补了产业发展基础的先天短板。

而今,海沧通过“引种子”“建苗圃”,已经成功打造自有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步入协同创新、“二次创业”的全新阶段。这片“森林”中会结出什么样的创新果实?值得期待!

相关阅读: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