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 八閩鄉訊 > 正文
老牌景區九龍潭緣何翻紅?
2020-12-15 09:48:36 儲白珊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許麗蓉  

東南網12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儲白珊)近段時間,泰寧縣一個叫夜遊九龍潭的旅遊項目在衆多央媒上刷屏。無論是全景航拍還是近景特寫,無論是酷炫剪輯還是柔美畫風,這個項目都有景觀角度可以完美支撐,看完著實讓人想去體驗。

該項目運營數據亦是亮眼。自去年6月正式運營以來,它共接待遊客20余萬人次,帶動整個景區營業收入增長約30%,營業淨利潤增長約20%。特別是今年6月夜遊提升後,僅6至10月接待遊客量和收入同比翻番。

九龍潭景區位于泰寧世界自然遺産、世界地質公園北部核心區,是一個典型的老牌景區。早期由民營企業開發,靠門票、竹筏觀光營收,有過觀光遊時期的人頭攢動,但更苦于深度遊時代的門可羅雀。2012年被政府收購後,經過2014年、2019年兩次提升,終以全國首個「行浸式」水上峽谷夜遊景區的新姿,成為遊客和市民打卡新地標。

它的翻紅,讓人想到泰寧另一老牌景區——大金湖景區,因為缺乏新賣點,這張泰寧的名片正在被冷落。不僅是大金湖,國內很多老牌景區都同樣面臨這樣的尴尬。

老牌景區受冷落,究其根源,在于三個方面跟不上旅遊市場消費新變化。

一是缺乏創新意識,無法做到特色文化與主題、産品、業態、功能等方面的更新,鮮見有效提升遊客體驗度和服務品質感的原創IP。

二是運營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先進的配套管理模式、專業化人才和規範化服務。

三是盲從迎合遊客的消費訴求,過度追求商業化。

九龍潭景區能靠夜遊出圈,是因為解決了傳統旅遊市場增量需要解決的兩個問題,一是增量人群,二是增量時間和場景。

數據顯示,80後、90後在夜間旅遊消費中的占比分別達到40.0%、19.8%,總額占據夜遊消費人群的59.8%,城市80後、90後更是當下夜遊消費的主力軍。對于屬地市民,夜遊消費是白天消費的延續;對于外地遊客,夜遊消費的是在地文化特色,是在別處尋找夜間的詩與遠方。

放眼全國,杭州宋城、廣州長隆、上海迪士尼等夜遊經濟「收割」的規模領先者,均是集成景區「賞、學、食、遊、娛、購、演、住」八種業態的度假區産品,它們已經在商業模型裏準備好了夜遊消費的鏈條,實現景區夜遊消費的一條龍服務。

反觀福建涉及夜遊的景區和城市,目前尚停留在以「吃」和「交往」為目的的階段,業態較為傳統單一,遊客的體驗消費主要集中于景點遊樂、美食夜市、城市娛樂體驗,期待更有文化豐富度和體驗品質的多元業態形式和産品。

九龍潭景區運營方通過精準定位目標客群,學習借鑒新加坡動物園的「夜遊動物園」文創經驗,植入演繹性、趣味性、互動性等夜遊特色元素,將最新5D、全息投影、互動新媒體、燈光秀等技術與九龍潭獨有的峽谷、岩石、洞穴、隧洞、湖面、叢林等原生態實景相結合,跟上了旅遊市場消費新變化。

誠然,夜遊並不是文旅市場增量唯一的利器。但在全力打造「全福遊·有全福」品牌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更多像九龍潭景區這樣勇于創新的典型。各地在尋求文旅市場增量的突破點時,應更專注于文化IP的價值鏈打造,加強優質旅遊資源優勢重組,突顯特色,打組合拳,進而形成較強的競爭力。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