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3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範陳春 通訊員 夏岩緣)初冬時節,走進福鼎市磻溪鎮赤溪村,一壟壟茶園環繞著村莊,仿佛給村莊披上了一條綠色圍巾。翠微深處,星星點點的白花正凌寒盛放,幽幽茶香沁人心脾。又到茶樹花開時,與往年凌寒獨自開不同,今年的茶樹花給冬日的茶園帶來了一番新景象。 茶園裏,茶農忙碌的身影穿梭在簇擁的茶樹間,靈巧的雙手上下翻飛,一朵朵清香嬌嫩的茶樹花輕輕落入籃中,幸福的笑容挂滿了茶農的臉龐。 「以前茶樹花開,我們都是由著它自然凋謝,今年村裏引進公司收購茶樹花,1公斤能賣4塊錢呢!」赤溪村村民劉玉镯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她家現有5畝多的茶園,每畝茶園可産茶樹花200公斤,按每公斤4元的價格,今年光是茶樹花就能增收4000余元。 從爛在地裏到變廢為寶,實現經濟效益,這得益于村企合作,讓赤溪走出了一條棄物利用、增産增收的新路子。 赤溪村黨支部書記杜家住告訴記者,赤溪村支柱産業是茶葉,如何走出一條茶産業振興之路,一直是村兩委不斷思考的問題。今年9月,村委與中農綠源茶樹花科技有限公司多次對接、商洽,決定引進該公司共同開發利用茶樹花資源。「此舉不僅能為赤溪410戶茶農增産增收,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改變赤溪白茶産業的單一結構,形成茶樹全價開發、全樹利用、花葉共榮的新業態。」 中農綠源是國內首家財政撥款扶持的茶樹花産業公司,專注于茶樹花産業開發與資源利用。「冬季茶樹進入休眠期,茶樹花是很多茶農的遺棄資源,但其實茶樹花具有高活性、低農殘、富營養的特性,是一朵全營養花,可以平衡人體的健康機能水平,極具深加工價值。」中農綠源文化事業部經理向紹蘭介紹,每年10月上旬,南方茶樹進入花期,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左右進入盛花期。眼下,正是采摘茶樹花的最佳時期。「近期,公司已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赤溪茶農進行茶樹花采摘培訓,並攜手當地茶企合作開展茶樹花開發利用工作,讓更多冬閑勞動力多一份收入。」 「赤溪村1500多畝茶園分布在綠水青山之間,這裏孕育的茶樹花、茶樹品質優良。」中農綠源董事長張鑫告訴記者,依托村企共建,他們要將赤溪打造為「中國茶樹花第一村」的示範性樣板村,為全國茶區樹立標杆。為此,公司將在赤溪示範基地逐步鋪開原料采摘、加工倉儲、産品銷售、品牌建設等全産業鏈重要環節,並從2021年花季開始,啓動赤溪村茶樹花倉儲運營中心,收購福鼎市範圍內初加工茶樹花原料,塑造我省第一個茶樹花品牌。「待赤溪樣板取得成功後,公司還會在福鼎及整個寧德地區推廣,逐步帶動茶樹花産業發展,助力茶農快速增收、茶區經濟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