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 香港之声 > 教育科技 > 正文
改革通识科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重要一步
2020-12-03 09:41:42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许丽蓉  

新华社香港11月30日电 题:改革通识科是香港教育正本清源重要一步

新华社记者

改革通识教育,回归育人本位,早已是香港社会的主流呼声。在新一份施政报告明确改革方向后,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近日推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大力纠正高中通识教育科长期被异化的问题,符合社会整体利益与期待,值得肯定和支持。

改革通识科是香港教育进行系统性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重要一步,唯有通过刮骨疗毒式的有力举措,才能清除侵入香港教育肌体的各种病毒,避免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被人诱骗利用成为“政治炮灰”,才能逐步建立健全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尊重国家、崇尚法治、懂得包容的现代社会负责任公民。

从2009年被列入香港高中必修课以来,通识教育科就争议不断、饱受诟病。“毒书”“毒师”“毒题”频频出现,反中乱港思想登堂入室,用谎言和谬误引诱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充当祸乱香港的马前卒。通识教育不仅未能提升学生独立思考、慎思明辨的能力,反而沦为反中乱港分子对学生“洗脑”“播毒”的渠道。俗话说“有因必有果”,“修例风波”中暴乱现场那一张张稚气的面孔,乱象丛生的教育难辞其咎。通识教育与青少年能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息息相关,当一个如此重要的高中必修科目异化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作为教育政策的制订者、推行者及监管者,特区政府责无旁贷、理所应当进行全面审视与检讨。

特区政府教育局此次公布的通识科主要改革内容,可谓对症下药、精准治疗。精简课程内容、优化教材及考评、重视法治学习、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提供赴内地考察机会……应当说,改革举措切中要害,不仅释放了教学压力,回归高中教育注重巩固知识基础的本位,还大大压缩了失德教师夹带私货的空间,可望扭转过往课程存在大量偏颇政治元素、混淆是非、误导学生的乱象。当然,这只是改革的起手式,未来还要加强对老师的培训、考核,监督老师的实际教学情况,严把考试审题关。

特区政府的纠偏纠错之举,让心怀鬼胎之人恼怒不已。“香港教育专业人员协会”歪理连篇,妄称“改革形同谋杀通识科”。改革优化措施既没有取消通识科,又没有改变其必修必考地位,改革是让通识教育科回归教育专业,何来“谋杀”之说?反中乱港势力之所以跳脚,是因为改革举措结结实实地踩到其痛处,他们无法再以通识教育“洗脑”莘莘学子,也将失去煽暴惑乱的重要平台。

个别“毒媒”将赴内地考察污蔑为“将学生送中”,这种政治栽赃手法早已被看破手脚。赴内地考察目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认识国情、了解国家发展,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实践出真知”。个别“毒媒”蓄意给正常的教育交流扣上耸动的政治帽子,不仅妄图在心理上恐吓市民,阻扰香港与内地交流交往,更是害怕他们以往编造的种种谎言,被学生亲眼看到的事实所戳穿。

“修例风波”以来,政治渗入校园、学生卷入暴乱的情况十分严重。在超过10000名因“反修例”而涉嫌违法的被捕人士中,四成是学生。书香圣地弥漫硝烟,彩色校园黑鸦一片,香港的学生、家长和社会已为此付出惨痛代价。有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近日公布2020/2021年度亚洲大学排名,香港院校整体表现欠佳,排名下滑。这是去年香港部分大专院校沦为“黑暴战场”,一些师生沉迷“政治抗争”所必然付出的代价。

香港教育乱象触目惊心,已严重偏离“一国两制”方向。“修例风波”不仅让人看到香港部分年轻人守法意识薄弱,彼此包容、相互尊重的价值观欠缺,也暴露出他们国家观念与国民身份认同的严重缺失。香港的教育必须帮助青少年建立对“一国两制”的价值认同,必须培养学生对国家及民族的情感认同,从而造就国家和香港特区的合格公民。这也是香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教育是百年大计,育人为本。香港教育乱象必须及时刹住,特区政府主动行使教育管治权正当时也。从现在起,该立的规矩要尽快立起来,该用的规矩要尽快用起来。香港主流社会都在期盼早日斩断伸向孩子的黑手,还校园风清气正、朗朗书声。

相关阅读: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