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11月25日電(記者劉明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5日發表2020年施政報告。她指出,「修例風波」揭示部分青年守法意識薄弱,欠缺互相包容尊重的價值觀。學校應著力推行價值觀教育,包括加強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 林鄭月娥說,她的教育願景是要培養青年成為有素質的新一代,對社會有承擔,具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要成為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學生須有守法意識,能尊重不同意見,適應群體生活。 她強調,特區政府在教育工作中的角色不只是提供資源,更是政策的制定者、推行者及監管者。 林鄭月娥指出,「修例風波」令不少人質疑香港教育的成效,在超過10000名因「反修例」而涉嫌違法的被捕人士中,四成是學生,當中接近2000名是中小學生,令人痛心。她強調,如何在香港複雜的政治環境、社交媒體傳播大量失實消息的情況下好好保護學生,是特區政府、社會、教育界和家長須共同承擔的責任。 林鄭月娥表示,加強學生對國家曆史、中華文化和國情的認識,深化憲法和基本法教育,是培養學生國家觀念及國家安全意識的基礎工作。 她介紹說,本屆特區政府已將中國曆史列為初中的獨立必修科,新的中國曆史課程已在本學年從初一逐步推出。教育局會為學生提供結合課程的實地考察機會,並會鼓勵中小學生多學習中華文化精粹,以熏陶學生的品德情操和建立文化認同。教育局還會通過多元化活動,讓中小學生全方位認識國家發展、憲法和基本法、「一國兩制」實踐、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和維護國旗國歌這些國家的象征,以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以及對國家、民族和社會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 林鄭月娥表示,高中通識教育科的未來改革方向必須糾正過去的問題,讓這個科目重新成為學生建立穩固知識基礎、聯系不同學科知識、培養明辨慎思能力、以理性分析當代課題,以及學習有關國家發展、憲法、基本法及法治等元素的平台。課程的改革與考評工作必須互相配合,期望香港考試及評核局不斷完善其審題機制。 林鄭月娥說,特區政府作為教師注冊機構,會從多方面著手,提高教師素質;會與師資培訓機構商討如何確保老師的師德、品格及操守;強化老師及校長入職、在職及升職前培訓工作。對于不稱職及失德的老師,教育局必定嚴肅跟進,包括取消嚴重失德者的教師資格,以免他們誤人子弟。 林鄭月娥期望香港青年能放眼國家,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在學習、就業、生活等方面的種種機遇,開拓更廣闊的空間實現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