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9日訊 (福建日報記者 莊嚴 通訊員 李加進) 近日,由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寧德富發水産有限公司共同組成的研發團隊,成功開發我國首個大黃魚600K基因組單核苷酸多態性SNP分型芯片「寧芯1號」。 「寧芯1號」是首個大黃魚高通量分型芯片。成功開發後,其在大黃魚群體遺傳學研究、品種定向遺傳改良和全基因組分子模塊育種研究工作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大幅提升大黃魚遺傳學研究的效率。在育種實踐中,它能夠促進科研人員選擇一些具有優良性狀的大黃魚新品系,如抗病能力強等新品系,從而推動大黃魚産業健康穩定發展。 大黃魚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漁業資源魚類。2014年起,其成為我國養殖産量最高的海水養殖魚類,國內有關大黃魚遺傳資源的研究成果正逐步應用到育種實踐中。但由于缺少高通量SNP分型芯片,難以實現各單位、各團隊間基因組育種數據的有效交流和共享,成為阻礙大黃魚聯合育種攻關的一大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