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 要闻推荐 > 正文
十三五·中国印象:中国电影票房全球第一
2020-11-08 11:17:36  苗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陈睿倢  

图为10月1日,观众在位于深圳南山的海岸影城排队检票入场观影。新华社记者 赵瑞希摄

现在无论你在中国的哪个城市,如果想看电影,一般出家门不远就有影院,甚至可能有好几家,各个类型的电影随意挑选。这是中国电影多年发展的结果。

北京时间10月15日零时,2020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累计达129.5亿元人民币(约19.3亿美元),正式超过北美同期成绩,历史上中国内地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这个消息,在海内外引发极大关注。

得益于我国强大的抗疫能力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一成果的取得,最重要的是中国强大的抗疫能力为电影业的恢复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基本保障。

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中国电影人在疫情之下忍耐、坚持和积极努力经营的结果。”他认为,中国电影靠内生增长和国内市场的内循环,让中国电影市场重新焕发了生机。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认为,取得这一成绩,靠的是如下几点:电影界上下团结一心,齐心合力;政府给予政策支持;观众对电影的热爱;还有存量影片的助力,比如今年国庆档39.5亿元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夺冠》《姜子牙》《急先锋》等,也就是鼠年春节档的影片。

“十三五”期间厚积薄发

不少业内专家指出,中国电影“十三五”期间的厚积薄发,是取得成绩的关键。

腾讯副总裁程武说,过去几年,在中国电影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银幕总数跃居全球第一,整个产业凝心聚力、击楫中流,迸发出了强大的活力。

2016年底,中国有影院7877家,银幕42909块,截至今年10月29日,影院数量已经增长到11687家,银幕数量增长到71290块。2010年进口片《阿凡达》在国内上映时,由于3D银幕极少导致一票难求的情况,一去不复返。

中国国产电影一直持续高产,2019年共拍摄影片1037部,而且近年来品质不断上升,类型越来越丰富多样。《湄公河行动》《建军大业》《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夺冠》《我和我的家乡》等新主流大片,获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去年国庆档8天票房蹿至50.48亿元,《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新主流大片战功赫赫。中国电影的技术进步也有目共睹,《流浪地球》的后期制作都由国人操刀。

进入创作黄金时代

“中国成为全球票房第一,是在特殊背景下实现的,可以作为一个参考,但是不能看得过重,更不能盲目乐观。”业内人士普遍比较冷静、客观地看待这一现象。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藩说,北美电影市场常态下的最高票房记录约为118亿美元。我国距此尚有20多亿美元的差距。如果以近年来国内票房每年5%-6%的增速去赶超,大约需要四五年时间。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下我们的电影作品不是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2021年,对中国电影来说是个关键年份,有没有质量足够好、能带动市场观影热潮的头部作品,对我们来说是个考验。

中国电影正在从产业的黄金时代进入创作的黄金时代。饶曙光认为,每一个创作者都要苦练内功,同时应该进一步发挥政策的扶持作用,进行更长期的战略性考虑,平衡各方利益,提升国产电影的工业化水平,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电影业。中国电影任重而道远。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