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2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蘇益純)今年以來,漳州休閑食品銷售呈現上揚的良好態勢。記者深入采訪,發現其中的烘焙食品有一個明顯的變化:糕點、面包等休閑食品走向「極鮮主義」,保質期越做越短。 這一變化的背後,很大部分原因是在直播帶動下,食品産業這張價值網絡的能量被激發出來。《利潤區》一書提出,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企業將傳統的供應鏈轉變為價值網,來滿足顧客不斷增長的需求。 按照産品保質期劃分,烘焙食品分為短保質期、中保質期和長保質期。大約5年前,龍海食品企業泡吧公司做了一個嘗試,將其生産的蛋糕的保質期縮短到30天,在業內引起轟動。30天的短保質期對烘焙食品企業來說是巨大的挑戰。 短保質期面包確實更符合健康化的食品消費趨勢。保質期越短,就越不需要添加防腐劑。另外,對于快節奏的都市白領來說,短保面包更符合早餐消費場景。 那麽,很多食品企業為何不做短保面包?原因是,短保面包越新鮮,配送的距離就越短,越難規模化。人們想吃新鮮面包,一般是去面包店購買。對于企業來說,想要介入短保食品,就必須能控制銷售時間、到貨時間,有超強渠道可以快速銷售等,要全部實現這些難度很大。 直播就像催化劑,助推整張食品價值網絡的發展,進而補齊「市場缺陷」。 首先,直播推動了物流發展。大V直播,一般會帶來大銷售量,短期內分撥任務繁重。面對電商企業要求的物流周轉、訂單處理、配套快遞服務等,傳統倉儲無法滿足,企業只得將訂單交給專業的雲倉中心處理。雲倉有自動化裝備和信息化系統,入庫與出庫的速度特別快。在雲倉模式下,通過預測銷售和提前將庫存布局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縮短了配送時間。如今,漳州發貨到江浙一帶僅需1~2天,較五年前提速50%以上。物流半徑直接決定短保面包的「壽命」。 另外,直播讓供應鏈把柔性發揮到極致——柔性,就是根據需求變化快速反應的能力。以前,商品得經過經銷商、渠道商才抵達消費者手中。而現在,主播邊賣邊統計,直播一結束,消費者就完成訂單,要求工廠立刻出貨。這種「統計需求、收攏資金、派發商品」的模式,使得企業心中有底。企業集齊訂單再生産,不必擔心短保産品過期、賣不出去等問題,極大降低産品的報損率。 從另一個維度看,企業想介入短保烘焙食品,也依賴于食品産業的價值網絡。一些企業開始尋求與第三方零售店合作。對于零售門店來說,想要有一個功能相對齊全的烘焙加工房,留出來的占地面積得是前台售賣區的兩倍。于是,龍海市麥德隆、慧谷等一些企業計劃采用中央工廠配送模式,為門店提供半成品面團等産品。這一動作,能幫助小門店節約店租,實現規模化生産。對于食品企業來說,也能將自身的資源最大化激發出來。 由此記者發現,企業要創新,需要從價值網絡角度思考問題。企業的周邊條件、上下遊夥伴等外部生存環境,其實就是一張價值網絡。過去,人們總以為競爭的立足點是産品,但是如果只是有創新産品,沒有價值網絡的創新,産品走不出去,也是徒呼奈何。 物流、工廠、門店等環節組成一個複雜的網絡。直播這個變量,推動整個價值網絡發生質的變化,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讓短保面包等消費趨勢産品釋放産能;也讓我們看到在直播這一變量下,能讓這張網絡更健康發展。就看這張網中的各個個體之間如何創新合作,開發出更大價值,走向共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