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 八閩鄉訊 > 福州 > 正文
多線發力讓産業興起來人氣旺起來村民富起來

高質量鄉村振興的「閩清路徑」

2020-10-22 15:54:39 林瑞琪 來源:福州新聞網  責任編輯:陳睿倢  

福州新聞網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企業生産熱火朝天,古厝保護守住鄉愁,善治鄉村和諧有序……連日來,記者走在閩清各地,聽到的是高質量發展的铿锵足音,看到的是干部、群衆、企業家帶著十足干勁,以實際行動落實市委工作會議要求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林寶金赴閩清調研時的講話精神,用實干推動閩清高質量發展超越,助力鄉村振興。

龍頭企業引領 鄉村産業興旺

廠房內,經過多道工序加工的粉干正在風干區晾曬;辦公室裏,來自外地供銷商的預訂電話響個不停,本地農戶接連登門……在位于塔莊茶口的福建省茶粉粉干有限公司,企業的生産銷售一派熱火朝天。

茶粉粉干是我省最大的粉干生産廠家,年産梅溪、六葉親、閩粉等注冊商標系列産品5400多噸,年銷售額6600多萬元。産品不僅在福州各地的商超上架,也走出國門,銷往美國以及馬來西亞等國。

「公司發展離不開當地村民,帶著大家共同致富,企業才能做大做強。」循著這一「致富經」,公司總經理黃元章按照「公司+農戶+基地」的産業化模式推動企業發展。通過推行「訂單農業」,已帶動1200多戶農戶種植粉干加工專用水稻,並吸收扶持當地農戶進行粉干生産。

不僅如此,為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該公司已扶持當地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每戶5萬元資金用于生産;安排當地14位較貧困人員到公司就業,解決其生産和生活難題。

「今年我們將再增加2條生産線,預計年底前可投用。」黃元章表示,將繼續為閩清的特色産業壯大貢獻力量,並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鄉強化環境治理 村美景處處新

道路整潔開闊,房屋紛紛穿「新衣」戴「新帽」……漫步省璜鎮前峰村,處處是如畫的田園風光,其中,各家「爭妍鬥豔」的庭院分外惹眼——去年拿下了村裏六清工作「榜眼」稱號的林傳鍾一家不僅每天把房前屋後打掃得干淨,這陣子還用花草重新裝飾了庭院大門,顯出勃勃生機。

「村景越來越美,像老林一家這樣花心思裝飾庭院的村民也越來越多。」村支書黃勤霜介紹。

從過去旱廁遍布、臨搭和違建隨處可見到如今清新美景處處可見,得益于前峰村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與六清專項整治,強化落實「一革命五行動」的努力。

近年來,該村配備村專職保潔人員實施垃圾整村清理,定期整治排汙溝渠,並因地制宜治理汙水,實現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全覆蓋。該村還拆除村莊內簡易茅廁及旱廁89座,新建鄉村水冲式衛生公廁2座。

在「兩違」整治方面,前峰村拆除村莊內豬圈及臨搭面積達3394平方米,並做好拆違後土地利用,涉及耕地的予以複耕,涉及林地的予以複綠。此外,全村裸房整治也已接近尾聲。

在閩清,像前峰這樣「六清六美」的鄉村比比皆是。「環境更干淨更美不僅讓村民獲得感滿滿,也吸引了不少鄰村乃至外地遊客前來遊覽觀光。」村支書黃勤霜告訴記者,今年,還將進一步推進六清工作,建立常態化機制讓美景常駐。

古厝底蘊傳承 留住鄉愁記憶

「這是宏琳厝的『兔耳』,建在對角線處,能直觀觀察建築周邊情況……」走進素有「民間故宮」美譽的宏琳厝,講解員盧書棋正向遊客講述宏偉建築背後的故事。

位于坂東鎮的宏琳厝是全國單體面積最大的古民居,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厝內共有大小廳堂35間、住房666間。在經曆4年多的災後修繕之後,古厝于今年9月重新開放,舊時的布局得以恢複,標志性景點建築也一一重現,更顯恢弘氣勢。

回歸的不僅是建築景觀。「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古厝背後的鄉愁故事與文化底蘊,我們招募了6名了解宏琳厝的黃氏後代,由他們為遊客講解。」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作為宏琳厝黃氏家族的第八代媳婦,盧書棋已擔任宏琳厝講解員多年。「我們從前輩口耳相傳至今的故事裏甄選部分內容,在此基礎上查閱史料後寫成了一套完整解說詞。」盧書棋告訴記者,宏琳厝重新開放後,讓她能將宏琳厝的故事,和精巧的建築設計講給更多人聽。

今年中秋,宏琳厝還時隔多年再度舉行了「狀元籌」民俗活動,吸引了2000多名遊客、鄉民參與觀看。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挖掘宏琳厝文化內涵,做好古厝的保護與文化傳承。」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黨建引領共治 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

「施工路面有砂石散落,最好盡快處理」「新修建的溝渠能不能再拓寬一點」……在塔莊鎮坪街村,村民日常生活的煩心事操心事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解決。「依靠村裏的30多名黨員,我們建立起了收集民情民意的多方渠道。」村支書黃家斌介紹。

這些年,坪街村新修建了亭子、棧道等公共空間,成為村民們散步聊天的聚集地,黨員黃巧燕經常加入其中和村民拉家常,「在聊天中,我們會把大家日常生活的難題收集起來統一向村干部反饋,盡快解決」。不僅如此,村裏還組建了婦女群、鄉鄰群等微信群,有難題通過線上反應也能得到有效解決。

去年,坪街村由于「鎮鎮有干線」道路建設信訪矛盾糾紛較多,閩清縣通過立即組織包鎮領導、鎮黨委書記挂點聯系坪街村黨支部,並由縣人民法院機關第一黨支部結對幫扶,同時選派鎮機關干部為挂職第一書記,並結合村裏的黨員力量,通過走訪群衆、召開座談會等方式,有效化解了矛盾糾紛。

當下,閩清各地還在結合各自實際探索鄉村治理路徑,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以黨建引領基層自治共治,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

閩清縣主要領導表示,接下來將繼續貫徹市委一系列決策部署精神,扶引龍頭企業,加強品牌農業建設,做足「農業+」文章;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加強生態保護,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整治;同時,堅持抓黨建促穩定脫貧、促鄉村治理,讓百姓生活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