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 八閩鄉訊 > 泉州 > 正文
預防登革熱 防蚊滅蚊最有效
2020-08-06 11:10:37 張沼婢 張燕紅 陳勇軍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許麗蓉  

該傳染病進入高發季,新加坡已超過2萬例,疾控專家提醒,前往登革熱流行區務必注意防蚊

夏秋季節是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傳播的高風險時節。泉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汛期雨水頻繁,天氣冷熱交替,是蚊蟲滋生和繁殖的高峰期,也是做好預防登革熱的關鍵期。登革熱可防可控,預防登革熱的最有效措施是防蚊滅蚊。

蚊蟲叮咬是登革熱的唯一傳播途徑

登革熱是一種急性傳染病,蚊蟲叮咬是登革熱的唯一傳播途徑。

蚊蟲密度季節變化明顯,每年4月底越冬蚊開始複蘇,其密度逐漸上升,6—7月份達到高峰,我市蚊蟲以致倦庫蚊、白紋伊蚊為主。在我市白紋伊蚊作為登革熱病毒唯一的傳播媒介,主要滋生在各種小型人工或植物積水容器中,如室內外積水缸罐、水培植物容器、竹林中的竹筒、樹洞、廢舊輪胎等。因此,清除積水是防止蚊子滋生的一大關鍵。

泉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與傳染病科石神鑒介紹,登革熱主要通過白蚊伊蚊,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花斑蚊傳播的,它主要有一些發熱、皮疹,還有一些骨骼酸痛、頭痛等症狀。當出現這些症狀以後,我們要到正規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去就診。

前往登革熱流行區要注意防蚊

2020年盛夏,正值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時期,登革熱又一次在東南亞新加坡爆發。新加坡正遭受史上最嚴重的登革熱疫情,截至目前病例已超過2萬例。專家提醒,前往登革熱流行區要注意防蚊措施。

登革熱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傳播,我市與上述疫情發生地的人員往來頻繁,且目前正值伊蚊活躍的季節,市民前往上述疫情發生地探親、旅遊和從事商貿活動時,要注意做好防蚊滅蚊工作。

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市民,從有登革熱疫情的地區回來後,如果發現自己有發熱、頭痛、骨及關節痛、皮疹和面、頸、胸部潮紅等症狀時,要及時到綜合醫院就診,並主動告知旅行史。

防蚊滅蚊重在防積水

專家提醒,群衆要及時傾倒各種盆、瓶、罐等容器積水,暫時閑置未用的容器應當翻轉反扣,防止再次積水。花盆托盤,飲水機水槽,空調冷卻水,冰箱底部的水盤等應及時清理。

富貴竹、萬年青等水培植物應每隔3—5天換水洗瓶、清洗根須;要疏通下水道、排水溝,清除房前屋後垃圾、積水,清理廢棄的缸罐、鍋盆和輪胎等雜物,清除衛生死角,對城區長時間廢棄未使用的古井要加蓋密閉,清除建築工地積水及廢棄水池積水。

對無法清除的中大型水體,如各類溝渠、湖泊、噴水池等,可采取抽水排放、投放滅蚊蚴緩釋劑(顆粒),或養殖柳條魚、鲶魚、中華鬥魚或其他觀賞魚類來捕食蚊蚴及蛹,以殺滅和控制蚊蟲。戶外非飲用水或生活靜水如明溝積水、下水道口、高層建築地下室集水井、建築工地等,可采用長效滅蚊蚴顆粒。

在防蚊方面,群衆可在門和窗戶安裝防蚊紗網,防止蚊蟲飛入室內;在床鋪安裝蚊帳,防止蚊蟲叮咬;居民還可以使用家用噴霧罐或蚊香殺滅家中的蚊子。泉州晚報記者 張沼婢 通訊員 張燕紅 陳勇軍)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