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 八閩鄉訊 > 南平 > 正文
打造綠色礦山 留住綠水青山
2020-07-30 10:41:59 鄭金富 來源:閩北日報  責任編輯:許麗蓉  

南平市推廣尾砂充填采礦新法,讓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同頻共振」

打造綠色礦山 留住綠水青山

源鑫礦業閉庫複綠的尾礦庫,綠色成為主色調

28日,政和縣源鑫礦業有限公司東際金(銀)礦區的尾礦庫場,幾輛大型挖掘機正揮舞鐵臂,一鏟又一鏟地將尾礦裝上大卡車。與此同時,30多輛運輸車來回穿梭,將尾礦運送到當地的建材企業,用于加工建材産品。

「過去廢石、尾礦不僅要專門建庫堆放,還要防範安全隱患,隨著下遊建材等産業鏈的完善,它們變廢為寶,也讓我們獲益良多。」公司安全環保部經理吳延鑫說,廢石、尾礦從過去「討人嫌」到現在「金來換」,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很長一段時間,礦業開采與生態環境保護,看起來就像一對恩怨糾葛的「天敵」。就拿廢石、尾礦來說,非煤礦山的尾礦數量大,一些尾礦中還含有暫時無法回收的有用成分,若隨意排放,不僅會造成資源流失,還可能大面積覆沒農田、淤塞河道, 汙染環境,帶來災害。此外,地下礦山采空區,還存在礦柱變形、井下冒落、岩移及地表塌陷等安全隱患。

如何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隱患,讓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握手言和」?南平市的做法是,推廣地下非煤礦山尾砂充填采礦法新技術,把大部分廢石和尾礦「放回」礦山的「肚子」裏封存。

「采用尾砂充填采礦法,尾礦經過加工後以高壓泵送的方式回填到了采空區,實現了減量排放,消除了空區塌陷風險,改善了地表環境。」吳延鑫介紹,2017年2月,在有關部門的推動及支持下,依托母公司山東黃金集團的技術、資金優勢,源鑫礦業全尾砂高濃度充填系統工程動工建設。2017年10月,總投資5000多萬元的系統正式投入生産,目前已基本完成民采遺留空區治理工作。

不算回填料加工成本,光系統設備投入就相當于公司2017年的總利潤,若只看經濟效益,尾礦回填怎麽看都是虧本生意。可源鑫礦業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看重的是綜合效益——尾礦回填不僅可以有效消除空區安全隱患,減少對礦區生態環境的影響,還將礦石回采率從過去的70%提高到了95%以上。

「你看,那邊滿眼翠綠的草地,就是我們的老尾礦庫,現在已閉庫複綠了。」吳延鑫說,公司還投資近千萬元用于清潔生産、廠區綠化和土地複墾,就在本月25日,源鑫礦業綠色礦山建設順利通過福建省第三方評估。

打造綠色礦山,正成為南平礦業企業的共識。目前,政和、順昌、邵武、浦城等地的其他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正陸續引進充填采礦法,讓生態、安全「由表及裏」,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頻共振」。

(閩北日報記者 鄭金富 文/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