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钨投建的厦门势拓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展厅 (资料图片) 龙头引领 加速产业集聚 如果说政策规划为厦门战略性新兴产业明确了方向,铺就“高速公路”,那么,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创新主体则是产业加速驰骋的核心动力。 在新材料领域,厦门钨业已建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稀土储氢合金、晶体材料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上月底,由厦门钨业投建的厦门势拓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正式揭牌,全面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500亿元。 “稀土永磁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势,比传统电机节能20%~40%,目前在国内工业领域应用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厦门钨业党委书记庄志刚介绍说,该项目生产的永磁电机将主要用于工业节能电机、伺服与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农林牧渔等领域,将助力企业抢占新的产业风口。 踏准风口,产研联动。目前,厦门钨业共获得国家、省市和行业科技奖及产品荣誉128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各级科技项目共200多项,成为全球钨产业链最完备的知名企业、国内最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企业、国内稀土深加工及应用最具发展潜力的制造企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今,包括厦门钨业、特宝生物、万泰沧海、士兰微、通富微电子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发挥示范作用,引领企业发展,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2018年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围绕加快千亿产业链群工作,着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时,注重发挥技术创新和金融资本“双轮驱动”作用,以建设千亿产业链为抓手,紧盯重点领域,助推厦门高质量发展。 开放创新 产学研协同 今年初,海辰锂电池产业生态项目落户厦门火炬高新区,与这个百亿量级大项目一同落地厦门的,还有一支致力于高性能电极材料与电池器件研发的专业科研团队。 “为了在探索和开发新一代清洁能源存储与转化关键技术的同时,开展产研对接,助力企业在厦门实现更多新材料与技术的产业化,我们将‘大本营’安在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团队负责人孙丹说。 在孙丹看来,厦门稀土所不仅与团队的研究领域相契合,科研配套完善,更重要的是,这里大胆创新、敢拼开放的氛围,为团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团队落地后,“85后”孙丹被破格录用为课题组组长。 “通过更加灵活的机制和开放创新的氛围,培育有利于优质人才和项目落地生根的土壤,从而助力产业发展。”厦门稀土所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2019年7月,厦门稀土所联合厦门火炬高新区、集美区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厦门国际协同创新中心”。截至去年底,稀土所已有12名科研人员入选厦门市双百创业领军人才,共培育出12家公司在厦门落地。 着力营造协同创新生态,除了厦门稀土所外,厦门大学牵头成立全国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天马微电子、厦门钨业等龙头企业成立嘉庚实验室;厦门大学夏宁邵团队与养生堂长达20年的合作成为中国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合作的典范,研发的全球首个戊肝疫苗、国产首个宫颈癌疫苗均被列入国家I类新药并成功上市。 此外,厦门还搭建“研发创新—孵化器—中试基地—产业园区”完整的产业培育体系,并建立“政府+园区+平台+投资基金+专家委员会”的协调机制,同时,高位嫁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路线图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