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清晨,霞浦县崇儒乡上水村村民兰平住起了个大早,趁着太阳还没露头,便准备前往村道上打扫卫生。“我们上水村村内卫生能这么干净,这和村民们一起打扫是分不开的。”兰平住指着村道上的小木屋说,“那就是村内卫生整洁的‘源头’。” 这间名为“一把扫帚大家扫”的仿古小木屋内,放着一把扫帚和一个簸箕,门前的展板写着村民公约:“屋落美,自家事,应做到;不占道,文明事,理做到;道干净,大家事一起扫;共遵守,环境好……” “当初我们村干部上门走访,邀请村民们共同参与村道清扫工作,没想到大家积极性很高,都愿意每日轮流打扫。后来,我们设立了这间小木屋放置清扫工具,形成了‘一把扫帚大家扫’这个接地气的‘微民约’。”上水村第一挂村书记蔡碧英说,自2018年开展“一把扫帚大家扫”以来,开展自发进行清扫400余次,节约保洁费2万余元。“光扫帚村民就扫坏了8把,不仅扫得村道洁净,也扫得大家心里敞亮。”蔡碧英笑着说。 这两年,“一把扫帚大家扫”不仅让上水村扫出了村容整洁,也逐渐让村民们扫出了“村里事情大家做”的“蝴蝶效应”,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关心、参与村里的公共事务,村党总支、村委班子与村民之间的凝聚力也更强了。 在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村两委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去年以来,上水村进行了一系列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了村内路灯、铺设鹅卵石路、建设停车场、修复下水村屋面等,村容村貌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下一步,上水村将建设党群议事亭长廊、民宿,文化中心提升等项目,充分利用好上水的环境资源优势,打造好上水美丽畲寨这张名片。 在崇儒乡人居环境整治中,上水村通过一把扫帚扫出村庄美丽新环境,而溪坪村则以村民公约养成了群众好习惯。 如今走进溪坪村,房屋外立面整齐划一、地面洁净如洗,如今的溪坪村堪称崇儒乡的“颜值担当”。 近年来,溪坪村通过推行“社会治安、村风民俗、环境保护、邻里关系、婚姻家庭”五项村规民约不断强化对村民的正向引领,使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 “常年来,村里大部分村民都已经习惯了家门口养鸡、柴草乱堆乱放的生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伊始,就遭到了村民们质疑。”溪坪村书记雷洪英坦言。但村干部没有气馁,挨家挨户做工作,在一次次的沟通中,村干部的执着终于赢得村民们的理解和配合,也激起了大家对美好家园的向往,门口的鸡笼清了,街上的“四大堆”收拾了,刷白的农房画上了富有畲族特色的图腾,村民渐渐感受到“干净了、整洁了,村里比以往更美了”。 “今年开始,崇儒乡每季度选定人居整治工作先进村作为典型,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前往召开现场会,由典型村介绍本村经验做法并展示成果,而我们村有幸成为了第一个先进村。”雷洪英介绍说,这几年,溪坪村两委以与村民开展“村规民约”活动为契机,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引导、统筹规划,以美丽乡村为导向,加快解决各类民生难题,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提升村庄形象、增强村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点之一。 今年以来,随着上水村、溪边村“一把扫帚大家扫”与溪坪村“村规民约”机制成效显现,崇儒乡逐步将典型经验全乡推广,发动全体群众参与到美化环境卫生工作中。 “今年三月以来,我们通过开展‘学习+研讨’的乡村振兴畲乡大讲堂活动,每周组织乡、村干部以及驻村书记和乡村振兴指导员共同学习全国各地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挖掘可借鉴的发展经验,讨论发展思路等,进一步激发全体干部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为我们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助力。”崇儒畲族乡党委书记何武表示,眼下,崇儒乡在原有生态资源上结合乡村振兴,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深挖畲族特色文化、配套旅游设施建设,打造一个具有绿色农业、山区畲族村落特色的生态旅游乡镇。 (闽东日报记者 郑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