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 八閩鄉訊 > 廈門 > 正文
​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助推廈門海洋經濟蓬勃發展
2020-07-17 15:28:23 陳挺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余璟  

位于廈門的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創立4年來已培育19個衆創空間團隊、22家孵化區企業,助推廈門海洋經濟蓬勃發展 

藍色産業有了新引擎 

東南網7月1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陳挺 通訊員 洪鹭燕 李冠宏)近年來,廈門市海洋經濟蓬勃發展。去年,廈門市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總産值達1301.58億元,增加值502.4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48%和6.25%。

廈門海洋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位于廈門的「藍色加速器」——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以下簡稱「南方基地」)的強力推進。自2016年運營以來,南方基地已累計入駐9批共41個項目,其中衆創空間團隊19個、孵化區企業22個,涉及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海洋高端裝備、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高技術服務業等海洋戰略性新興産業領域。

擁有35項專利技術的廈門海控自動化三個系列「物聯網水質監控」産品,目前已在全國80%以上的水産重點養殖區內廣泛應用;由廈大科研團隊研發的「天然抗生素」抗菌肽(青蟹素),已在廈門批量生産,以取代在魚、蝦等水産養殖過程中普遍使用的抗生素;螺殼科技成為3D打印品福建省地方標準的起草企業之一……一大批前沿新興涉海科技成果在南方基地迅速轉化,更多的涉海高新技術企業從基地揚帆啓航。

助力海洋新興産業

農業農村部去年發布公告,從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獸藥生産企業停止生産,拉開了全面禁止抗生素的序幕。這也意味著,替代抗生素的産品迎來了曆史性的發展機遇。

由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院長王克堅教授帶領的抗菌肽研發團隊,20年來一直專注海洋水産動物的無抗養殖、健康養殖。到目前,該團隊已獲得13項國家發明專利,新發現並命名7種青蟹抗菌肽,其研發出來的抗菌肽基因工程産品已在福建和浙江多處水産養殖基地示範應用。

去年6月,廈門海嘉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南方基地內孵化投産,通過與王克堅教授的抗菌肽團隊簽訂了專利轉讓協議,全力推進抗菌肽産品的産業化生産。公司技術部經理熊明說,目前已投産的抗菌肽産品青蟹素可替代抗生素的使用,對大黃魚內髒白點病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對青斑、對蝦等的生長有促進作用。目前,海嘉成公司已投産的一條生産線可年産1000公斤青蟹素,加上另外兩條已訂制的生産線,明年內有望達到3000公斤的生産規模。

助推涉海企業成長

海洋文物複制,聽上去頗為冷門,但正是這樣一家在南方基地內專注3D打印技術的企業,通過和廈門市計量檢定測院合作,成為3D打印品福建省地方標準的起草企業之一。

「我們最早的靈感來自國內一個海域很久以前的沉船,裏面有不少珍貴的陶瓷和銅器。怎麽讓這些珍貴的文物重現在世人的面前?3D打印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螺殼科技公司副總經理王友鑫說,通過處理、3D掃描、文物複制、1∶1還原打印,這些珍貴的陶瓷和銅器最終在展廳露面。同時,3D打印技術能夠加速文創産品的研發,效果更快更直接得到驗證,在生産和創意上更是傳統加工技術所無法企及的,在海洋文物的逆向工程、數據化、複制等方面同樣可以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快速實現海洋文化創意商品化、市場化,解決了傳統生産制造模具開發成本高、周期長等問題。

2018年10月才入駐南方基地的這家涉海企業為何能迅速地在該領域內做出特色?「這得益于基地給我們提供的良好創業創新環境:3年免租金、免物業費,涉海創業創新團隊和企業可以心無旁骛做研發、冲市場、找客戶。」王友鑫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拎包入住式服務平台,正是剛孵化的高新技術企業所急需的。一個又一個入駐項目在基地孵化成長,壯大著廈門藍色經濟的産業鏈條。

南方海洋創業創新基地負責人表示,基地主要承載兩種業態,一種是項目處于種子階段,以衆創空間的形式為團隊提供公共硬件支持;另一種是項目進入孵化階段,為新設立的公司提供物理空間相對獨立的場地。平台以這樣良好的創業環境和針對性極強的業態形式,助推孵化的企業和項目快速成長。

據了解,截至目前,基地已輔導11個團隊注冊成立企業,孵化區8家企業實現了産業化生産,4家企業提前孵化畢業,摘下了國內一系列創業創新榮譽——「天然浴海綿」項目獲第三屆福建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凱菲亞的全自動流動注射分析儀入圍科學儀器行業綠色儀器獎和環境監測儀器優秀新品獎;鲲揚膜的耐高溫中空纖維膜組件獲第三屆水業中國星光獎……

拓展藍色經濟深度

如何讓尋常百姓享受到深海寶藏?在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曾潤穎課題組的專利錦囊裏,有這樣一個神秘寶物——瓊膠寡糖,它具有抗氧化、吸收紫外線等生理活性。在委托專業檢測機構檢測後,確定瓊膠寡糖在農業和化妝品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價值。

後來,曾潤穎和做企業的張春毅合作,在南方基地內誕生了基地企業——藍腦科技,專注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深化自主科技創新。

在南方基地內,這樣創新創業的故事不斷上演。

從被動「等項目」到主動「找項目」,將孵化鏈條向前延伸,主動梳理海洋科技項目中具有産業化前景的成果,利用現有産業公共服務平台資源,幫助科研團隊或企業策劃生成可操作性強的創業項目,同時做好從本市涉海院校中挖掘大學生創業項目的工作,一個又一個海洋産業項目噴薄而出:廈門華言翔龍科技有限公司(籌)專注海洋綠色功能性食療産品——胃腸功能調理冲劑研發、生産和質檢;廈門茤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籌)申請入駐基地孵化區,用于多肽類水産品的中試及生産,將建設GMP車間……

作為省級專家服務基地和廈門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南方基地以保姆式的服務,扶持中小微海洋企業的深耕發展。基地在提供政策輔導、培訓講座、創業導師、資本對接、投融資、參展宣傳等「一站式」服務的同時,還配套海洋專項資金、海洋産業公共服務平台、海洋創投基金、海洋助保貸等政策扶持,舉辦「小而精」的專項對接會、交流會,為在孵項目「量身打造」創業服務,幫助企業切實解決創業過程中的困難。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