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 八閩鄉訊 > 正文
​霞浦盤前村雷宗信:當好清海排頭兵
2020-07-16 16:42:44 單志強 李巧鴻 劉桂垚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余璟  

為推進海上綜合整治,霞浦縣北壁鄉盤前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雷宗信整日奔波在海邊—— 

當好清海排頭兵 

東南網7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李巧鴻 劉桂垚)「這兩天,有28艘船和近百名攻堅隊員在海上作業。」剛從清海現場趕回村部的霞浦縣北壁鄉盤前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雷宗信說,這樣的工作進度前些天想都不敢想。

為促進海洋漁業轉型升級,縣裏推進海上綜合整治,拓寬海上航道。作為全鄉航道清退的啓動區,坐落于東冲半島南部的盤前村首當其冲,但清海之初就遭遇了重重困難。一些漁民擔心眼前的養殖利益受損,一時想不通、不理解。盡管雷宗信帶領村干部挨家挨戶宣講政策,但都是無功而返。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雷宗信想到了堂妹陳麗琴,她有5畝養殖海域在航道清退區內,能不能以此為突破口?那段時間,他天天到陳麗琴家中勸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終于讓陳麗琴點了頭,率先清退航道內的養殖海域。

陳麗琴開了個好頭,其他養殖戶的顧慮也少了。「最多的一戶,清退了10多畝。」雷宗信說,短短幾個月,全縣第一條航道在盤前海城打通了。

不只是清海擴航,海上綜合整治是系統工程,漁排改造升級和禁養區清退同樣難度不小。

北壁鄉是縣裏最早啓動對藻類養殖設施升級改造的鄉鎮,盤前村則是禁養區清退的重點。新一輪挑戰,又擺在雷宗信面前。

「禁養區的漁業設施屬于非法占用海域,無法得到相應補貼,清退工作難度大。」雷宗信說。于是,他將「海上人大代表活動室」變為宣傳室、調解室,為養殖戶釋疑解惑、排憂解難。

為了減少糾紛,雷宗信把清退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在內,引導養殖戶算大賬,多看長遠利益。如果漁排有養殖的黃魚一時難處理,他和鄉村干部就幫助發布銷售信息、尋求采購商,並鼓勵黨員干部帶貨;如果漁排養殖的還是未長成的小黃魚,他就從現有養殖區內劃出一定區域,用于臨時性安置小黃魚順利「度夏」。

用藍色塑料浮球替代破白色泡沫球,這是海洋漁業升級改造的重要一環。新型材料如何選,馬虎不得。

為選出合適的浮球,雷宗信多次前往福安、寧德、泉州等地浮球生産廠家,比對浮球質量,並對浮球浮力、抗壓性等一一進行檢測,努力幫養殖戶把好質量關、價格關。「當得知我急需中小浮球,雷宗信主動與浮球廠家聯系,幫助協調5000個小浮球、3000個中浮球,解了燃眉之急。」養殖戶雷孝宋稱贊道。

海上綜合整治和漁業轉型工作開展以來,雷宗信不是在村委,就是在海上。真心實意最終換取了養殖戶的信任。他做的一切大夥兒看在眼裏,紛紛行動起來。其中,養殖戶老林主動清退480口漁排和近千萬元資産的黃魚。

更讓雷宗信意想不到的是,因為選擇浮球時格外「挑剔」,他因此結識了外鄉采購員小劉。親眼看見雷宗信為了養殖戶的事如此「賣力」,小劉對眼前這位有著近17年黨齡的基層干部由衷敬佩,臨別時說,「我向您學習,回去就申請入黨」。

霞浦清海戰役穩步推進,正是得益于當地還有很多像雷宗信這樣敢打硬戰的基層黨員干部。如今,「海上田園」靓起來,新型塑膠網箱成為風景線,就連許久不見的中華白海豚也頻繁出現在攝影愛好者的鏡頭前。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