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陳善光專題調研農業農村工作,看望慰問了農業農村局和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干部、職工,詳細了解機構改革後各項工作運行情況,並召開專題座談會。實驗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歐陽曉波參加調研並主持座談。 「農業農村局要加大改革創新,激發干部活力,才能應對新形勢、新任務。」彙報中,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談及隊伍年齡老化等問題,提出要抓黨建、帶隊伍,深改革、謀發展,向改革要效率、向創新要辦法。隨後,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彙報了單位整合後的工作開展情況,農業農村局農業處、漁業處、鄉村振興與扶貧開發等處室針對補齊農産品加工業與服務業短板、加快推進漁港建設、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建議。 「今年一季度春種馬鈴薯畝産比增95%,創曆史産量紀錄,『三品一標』取得曆年最好成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多年高于城鎮居民,率先開放台灣獸醫師設立動物診療機構……」陳善光細數了近年農業農村工作特色和亮點,肯定了實驗區農業發展呈現新態勢、農民增收拓寬新渠道、農村環境展現新面貌、兩岸融合釋放新活力和扶貧攻堅取得新實效等五方面來之不易的成果,同時也點明了特色農産品品類不多、村集體經濟不強、改革創新步伐不快、農村人居環境不美、隊伍鬥爭精神不足等五方面的短板弱項。 針對下一步「三農」工作,陳善光提出了四個「不能」。一是鬥爭精神只能加強而不能削弱。農業農村局及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基礎弱、擔子重,更需在新一輪創業攻堅中增強鬥爭精神、爭創一流業績,凸顯機構改革後新架構的優越性。二是「三農」工作只能重視而不能應付。要在産業發展上下功夫,做好農業産業化經營文章,拉動經濟增長、促進旅遊發展;要在特色農業上下功夫,堅持品牌戰略,做大做優做強現有農漁産品品牌;要在改革創新上下功夫,進一步優化局機關與事業單位的關系,提升隊伍能力、促進人才流動;要在脫貧攻堅上下功夫,夯實民生兜底工作,鞏固脫貧攻堅成效。三是項目攻堅只能快進而不能停滯。針對麒麟活脈、漁港建設、水産養殖清退等農業項目,要能快則快、逐項抓好落實。四是奮力趕超只能加碼而不能松懈。農業農村局「清倒數、強弱項、爭進位」任務艱巨,要對標對表、對症下藥,爭取今年底在各項考核中交上圓滿答卷,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平潭時報記者 翁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