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国际茶日”,福鼎市举办形式多样的白茶宣传活动。近年来,福鼎市大力培育“福鼎白茶”品牌,聚力产业发展,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 福鼎市在提前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情况下,坚持扶贫“回头看”,为脱贫攻坚“扶上马、再送一程”,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确保贫困群众“脱得出、稳得住、能致富”。2019年,福鼎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933元,比上年增长9.3%,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2309户7440人全部脱贫,4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完成脱贫退出认定。 2016年,福鼎创新实施扶贫教师工作制度,从乡村中小学教师中选派55人,发挥乡村中小学教职人员知识技能优势,服务该市扶贫开发工作。 2016年3月,福鼎的兰彦营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福鼎市扶贫教师陈明顺时常联系兰彦营,为他排忧解难。2017年初,由于兰彦营的豆腐作坊没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并且银行3万元的免息贷款即将到期,兰彦营面临巨大经营压力,萌生退意。陈明顺在了解兰彦营的困难后,积极帮助他对接有关部门办理食品生产许可相关手续,并且联系银行继续为兰彦营提供5万元的贷款。如今,兰彦营不仅成功脱贫还打算招聘其他贫困户一起经营豆腐坊。 除了创新实行扶贫教师工作制度,福鼎还整合各级驻村干部、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顾问团等力量,组成68支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组织1618名干部挂村包户,全覆盖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 福鼎每年还安排2000万元以上资金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重点培育福鼎白茶、栀子、坛紫菜、槟榔芋、四季柚、桐江鲈鱼等一批优势特色品牌。建立健全1446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以发展福鼎白茶等特色产业为产业扶贫主线,兼顾发展现代畜牧、种植、海产品养殖等产业,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带动模式,采取流转土地、投资入股、参与经营等方式,扶持带动2168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就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同时,福鼎持续发挥医疗、教育、低保三条防贫减贫防线的作用,精准落实政策,织密保障防线。完善控辍保学机制,核发教育帮扶资金306.9万元;出台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员医疗费用兜底保障政策;安排专项资金,为该市建档立卡扶贫对象7450人投保“政府救助扶贫保险”;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建成16个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闽东日报见习记者 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