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一场大战大考,如何不折不扣、精准高效地抓细抓实“六稳”“六保”工作,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记者就此专访了南平市委书记袁毅。 谋者因时而动,弈者顺势而为。袁毅说,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大危机往往也蕴含着大机遇。特别是此次疫情倒逼很多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市场格局发生改变,尤其带来了“大健康”消费理念的提档升级,对南平这样生态优越、资源富集的地区是重大机遇。要辩证“看”,大胆“谋”,以清醒眼光认清当前“非常之势”,注重危中寻机、危中创机,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从南平实际出发,当前要按照省委对南平的“四个高质量”要求,聚焦围绕新基建、新经济内循环、新区搬迁这南平发展的“新三线”,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新基建”就是要以新带旧、新老并举,在大力谋划推进5G新基建、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的同时,围绕基础设施短板和民生事业欠账,抓紧谋划一批“铁公机”、公共卫生、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三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传统基础设施项目,为尽快驶上发展的快车道铺好路基、打好底子。今年以来,南平获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70个,推送中央新增投资储备项目344个,项目数居全省首位。“新经济内循环”就是针对疫情对供应链、生产链、价值链的冲击和影响,发挥南平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精准扶持推动优势企业和特色产业加快复工复产、满产超产,畅通产业循环,促进互联互补。同时,围绕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结合筹备资产管理峰会、世遗大会,不断创新产品业态,激发发展活力动力。“新区搬迁”就是要抢抓南平行政中心搬迁机遇,充分挖掘释放搬迁红利,加快布局一批市政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目前已谋划年内可开工项目133个,总投资1090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65亿元。 在民生工作上,一方面,要积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结合七大绿色产业发展拓宽就业渠道。另一方面,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完善“民企带村”等特色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切实巩固好脱贫成果。 袁毅指出,做好今年工作,关键在于务实功、求实效。南平市将深化学习弘扬廖俊波精神,深化“机关联乡村、联社区、联企业、联商会”机制,进一步提振干部精气神,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比学赶超、创新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