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 最In香港 > 正文
香港失業率再攀逾九年新高 特區政府加碼措施力保民生
2020-04-21 11:42:00 方棟 張雅詩 朱宇軒 來源: 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世彬  

新華社香港4月20日電 題:香港失業率再攀逾九年新高 特區政府加碼措施力保民生

新華社記者方棟 張雅詩 朱宇軒

「原本以為暴力事件稍微平息,春節後會有較多的生意。誰知,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很多導遊都沒工開了。春節以來,我只工作了3天,每天只有兩三個客人。」導遊唐先生說,在收入大減的同時,房租等日常開支卻一樣不少,生活捉襟見肘。近日,唐先生在機場工作的兒子,也成了失業大軍中的一員。

唐先生一家的情況並非個案。疫情冲擊之下,香港各行各業經營情況日益艱難,不少居民生活陷入窘境。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2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香港今年1月至3月的失業率由上期的3.7%升至4.2%,創9年來新高;就業不足率也由1.5%上升至2.1%,為近10年最高位。總就業人數及勞動人口均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大跌幅。

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由于疫情對多項經濟活動構成嚴重干擾,勞工市場進一步急劇惡化。包括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在內的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的合計失業率急升至6.8%,其中,餐飲業失業率升至8.6%,情況尤為嚴峻。此外,建造業失業率也到達8.5%的高位。

香港經濟去年受暴力事件和全球經濟不振的雙重打擊,尚未恢複。年初以來的疫情更是讓勉力支撐的本地企業雪上加霜,不得不通過裁員、減薪等手段來削減成本,以期撐過經濟寒冬。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日前根據調查推算,2月至5月期間,香港可能會有過萬名零售業員工失業,約1.5萬家零售店鋪在今年年底前關閉,關店數量相當于目前全香港店鋪的四分之一。

香港保險業總工會調查顯示,約兩成受訪保險業從業者在疫情期間零收入,接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收入下降幅度為60%至80%。

應對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特區政府日前公布高達1375億港元的纾困措施,並在特區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獲得通過。其中,810億港元用于「保就業」計劃,向合資格雇主提供工資補貼,避免企業裁員。特區政府還將在未來兩年動用60億港元,創造約30000個有時限的就業崗位,涵蓋不同技能及學曆人士,包括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和應屆畢業生。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在最新的措施中,涉及保就業部分的開支估計總共可惠及200多萬香港居民。據勞工及福利局介紹,工資補貼將分期支付給雇主,第一期將不遲于今年6月發放。

根據政府支援計劃,包括唐先生在內的約26000名旅遊業從業人員,能獲得每月5000港元、為期6個月的津貼。「特區政府推出的財政支援是及時雨,雖然並非完全解決生計問題,但至少可幫補一下,解燃眉之急。」唐先生說。

「第二輪的防疫抗疫基金也許未必能做到最周全,但無論如何,肯定可一定程度緩解失業率上升的速度及幅度,我們希望盡可能幫助保住打工仔的飯碗、保住企業、保住香港經濟的元氣。」陳茂波說。

香港社會各界對特區政府的一系列保民生舉措表示肯定,並期待相關補貼能夠早日落地。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指出,協會會員企業對政府最新抗疫措施的看法整體為正面,相信措施可以幫助原本打算關閉的店鋪繼續經營,預計能夠減慢零售業失業率的上升速度。

「提供工資補貼、設立臨時崗位是及時、有效的逆周期措施,如果能盡快落實,相信可以解打工者燃眉之急。」香港經濟學家、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說,如果經濟持續惡化,建議特區政府在更寬闊的民生領域創造新崗位,有針對性地推出支援應屆畢業生就業的措施,以及撥款資助培訓機構為失業者開展培訓。

香港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幅已開始放緩。在多日保持個位數增長後,香港4月20日沒有發現新增確診病例。然而,專家指出,防控疫情不容大意,只有在兩個潛伏期即28日內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才能確定疫情受控,並且失業率為滯後經濟指標,短期內上升的態勢依然難以扭轉。

香港失業率在2003年「非典」時期曾超過8%,後來在內地遊客的消費拉動下經濟實現快速恢複。陳茂波認為,香港在此次疫情後將面臨較當時更加艱難的經濟形勢,需要香港社會齊心協力,保持社會穩定,為經濟複蘇創造良好環境,否則就會事倍功半。

「香港應緊緊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的機遇,以及更多與周邊地區如海南自貿區(港)的建設增加聯動,從而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助力自身的經濟複蘇和發展。」梁海明說。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