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LNG、古雷炼化项目工地见闻
东南网4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刘必然 苏益纯 白志强) 如果在空中俯瞰漳州兴古湾,可以看到两颗巨大的“珍珠”镶嵌在东海之滨——这就是中海油漳州LNG(液态天然气)项目在建的LNG储罐穹顶。 据了解,该项目每个储罐直径达84米,可储存16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项目原定明年竣工,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一时打乱了项目推进的节奏。 “把损失的时间抢回来!”2月10日,随着漳州LNG公司发出项目复工令,静谧的海湾顿时热闹起来:焊花四溅,机声阵阵,吊臂发力……人手、物资、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工地聚集。 “眼看储罐渐渐变高、防波堤渐渐变长,真高兴!”项目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公司抓紧生产的氛围越来越浓。工作人员在完成一个关键节点后,马上就奔向下一个任务现场。目前,项目已完成工程总进度的44.6%。 复工之前,返岗是关键。漳州LNG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多来自外地,在2月3日前后就陆续返岗。公司副总经理林文斌家中孩子还小,但他选择在1月31日就提前返岗,坚守在一线推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人中,外省籍人员占多数,驻地集中在项目周边的村庄。按防控疫情要求,这些工人返岗前需要居家观察,却没有相应的观察点。 哪里有风险矛盾,干部就到哪里使劲。项目所在地龙海市隆教乡党组织与漳州LNG项目部党组织主动对接,利用党支部共建的形式,协调解决省外人员返岗居住的问题。经过双方实地考察和反复论证后,原驻点按疫情防控要求完成改造,工人重新入住。 正是通过党支部共建,政企共同摸索出推动复工的有效模式。在这套流程中,政府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前期准备和疫情防控工作;企业制定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建立员工个人健康档案等,用“两头抓”实现“两手硬”。 同时,省里和地方先后出台的支持项目复工复产的重要举措,为企业解忧纾困。“这对我们抓项目进度起到了关键作用。”公司总经理董传红说。 听涛逐浪向南行,漳州滨海大道上的车辆穿梭不停。 放眼望去,只见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高大的塔罐林立,远远就能感受到复工复产的火热气氛。 走进项目建设工地,记者看到,一座座反应塔拔地而起。数千名作业人员正戴着口罩鏖战,每个关键点上,都有安全管理员仔细检查。 一座直径约9米、长度约102米、总重约2000吨的洗涤塔分外醒目。这是项目复工后首台到货的超千吨级大型设备,可年产10万吨环氧乙烷和70万吨乙二醇。同类工艺洗涤塔中,其超大直径和超重吨位均为世界之最。 “洗涤塔是核心设备之一,它的到货标志项目取得又一个重大进展。”古雷石化IPMT项目施工管理部副主任李文雁介绍说,古雷石化基地是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为把疫情耽误的任务进度抢回来,项目建立了政府、项目管理部和承包商“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3月26日起,项目部启动了百日劳动竞赛,设立324项目标考核点,吸纳10家参建单位参与。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工地掀起了赶超热潮。 “如果抢不回时间,就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延误其他项目。为此,我们用竞赛抢进度,向重点环节倾斜资源,打通关键点。”李文雁说,通过打好设计保障、项目施工、分地域施工等“组合拳”,实现模块集成、统筹、高效运转,确保设备、材料及时满足复工后需求,将疫情对施工影响降到最低。到目前,该项目57个主项全面恢复施工,工程建设快速步入正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