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 閩港交流 > 經貿交流 > 正文
疫情下香港出口商信心跌至新低 貿發局籲開拓大灣區市場
2020-03-18 11:35:27 劉辰瑤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世彬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出口商信心跌至新低 貿發局籲開拓大灣區市場

中新社香港3月17日電 (記者 劉辰瑤)香港貿易發展局(貿發局)17日公布最新一季的香港出口指數僅為16。貿發局方面表示,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環球需求疲弱及中美貿易爭端未完全解決這三重挑戰影響下,香港出口商信心跌至新低。

貿發局消息顯示,上述出口指數比上季再下挫2.8,反映港商普遍看淡各行業及市場的短期出口前景,特別是珠寶業。在500家受訪的香港出口商中,接近94%表示新冠肺炎為公司帶來負面影響,困擾港商的原因包括:須重新部署運貨安排(80.4%)、農曆新年後勞工短缺(76.2%)、與海外買家或供應商接洽受影響(60.5%)及原料供應不穩定(56.1%)。

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關家明于當日的記者會上指出,疫情干擾了全球供應鏈,讓整個市場處于不明朗狀態,有機會加速全球供應鏈洗牌。「自中美貿易爭端以來,有不少廠商在中國內地以外地方設立生産線,以避免新增關稅。而今次為了防止疫情蔓延,部份內地以至日本、韓國的工廠停工或未完全複工,令全球供應鏈緊張甚至斷裂,電子零部件尤其短缺,影響電子消費品的供應。跨國企業有可能進一步分散投資,不再依賴單一國家生産。」

關家明認為,海外疫情逐步擴大,令全球經濟更缺乏增長動力,訂單需求或會進一步下滑。「此外,疫情下全球經貿活動減少,迄今貿發局15個本地展覽及會議亦要延期舉行。業界宜多用電子平台作推廣,同時善用政府各類資助計劃提升競爭力,發展多元生産和市場。」

對此,貿發局籲港商考慮越南北部設廠及拓展大灣區市場。

香港貿發局一項有關大灣區內地九市消費市場的調查顯示,受訪中産消費者的消費信心處于高水平,近八成消費者認為未來三年,收入及支出均會上升。受訪者平均會把個人月收入近三成用于日常消費(28%),約四成則用于籌劃未來,包括理財投資和保險(19%)及儲蓄(18%)。

香港貿發局經濟師潘焯匡也在記者會上說,調查亦發現大灣區內地九市中産消費者普遍認同香港是大灣區的購物天堂及最國際化的城市。他認為,大灣區中産消費信心高。(完)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