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新冠肺炎)香港七成人感染后疫情才纾缓?病毒学专家:可能性有,但很小 中新社香港3月9日电 (记者 韩星童)3月9日,香港特区政府抗疫专家顾问团成员袁国勇预料,新冠肺炎疫情直至香港七成人受感染产生抗体后,才会纾缓。同日,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金冬雁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这一推测属疫情自然发生的最坏可能。他同时提到,尽管人类冠状病毒存在毒性逐代递减规律,但新冠病毒变异率低,令递减缓慢。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扩散,即使采用围堵策略,病毒也不会完全消失,加之目前无疫苗,且香港没有疫苗制造产业,因而他预料直至七成人受感染后获免疫抗体,病例数目才会很少,疫情才会逐渐纾缓。 对于这一观点,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教授金冬雁作进一步解释:“这是一种群体免疫,即等到相当一部分人有免疫力,传播就会减慢或停止”,但他认为这属于无人为干预或干预失败的前提下,疫情自然发生的最坏可能,“这种可能是有,但可能性很小,疫情在香港不一定会大规模流行,即使大规模流行,也不至于达到七成人受感染。” 就人类冠状病毒一般规律而言,金冬雁指出,病毒经连续人传人,传染性增强的同时,毒性会随之减弱,他以SARS(非典)及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为例,“起初从第二代传染第三代,一人约感染4至6人,到第三代传染第四代,一人只会感染1至2人。”不过,相较之下,新冠病毒变异率很低,“比SARS病毒低几十倍至一百倍”,金冬雁说,这就导致病毒毒性衰减速度缓慢,甚至不怎么衰减。 日前,香港医院管理局通过香港在1月30日至2月26日的确诊病例,运用数学模型作出推算,在2月13日前的新冠肺炎病毒传播率为“一病人传2.3至2.68人”;在2月13日至26日,传播率已下降至“一病人传一人”。 对此,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日前也表示,未来香港或将新冠肺炎视作“严重流感”处理。那新冠病毒毒性逐代递减至何时,才能达到流感程度?金冬雁认为时长难以预计,至少短期内见不到毒性下降,甚至到今年夏季无明显下降趋势也有可能。 这一情况下,金冬雁提出两点建议或可将疫情威胁性降低至流感水平,首先加快研究疫苗,从源头消灭病毒;其次是透过研发抗病毒药物,尽量将危重患者“找出来、救回来”,从而将新冠肺炎致死率由现时的1.4%降至0.5%左右,接近流感水平。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境外多国扩大蔓延,香港作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香港卫生署坚持采取围堵策略,拖延病毒扩散。“香港人口密集,病毒尤其在家庭和社区内传播力强”,在金冬雁看来,这一方法务实可取,且从香港实际情况出发,为疫苗研究和病毒毒性逐代递减赢得时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