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 八闽乡讯 > 厦门 > 正文
今年厦门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确定10大类37个项目
2020-03-02 17:52:11 蔡镇金 来源:厦门日报  责任编辑:林世彬  

办好民生实事 增进百姓福祉

今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确定10大类37个项目,涵盖教育医疗防疫等领域

厦门日报讯(记者 蔡镇金)记者日前获悉,《2020年厦门市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已印发实施。今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共10大类、37个项目,涵盖教育、医疗、住房、交通、城市提升、爱心厦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民生各领域,力争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进一步补齐民生短板,增强城市宜居度,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共37个项目,比去年多1个。这些项目聚焦民生痛点难点堵点和近期民生热点。比如针对当前厦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况,提出了提升传染病应急防控能力,推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传染病房、厦门市儿童医院发热门诊改造提升项目,多措并举加快厦门疾控体系现代化。注重优质民生资源的供给,如将新增4.3万个学位,新增2900张床位,新开工建设保障房8000套(间),向社会新开放35所中小学校运动场。注重民生事业的均衡发展,持续加大岛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入。包括完成马銮湾医院、环东海域医院土建工程,开工建设新体育中心、全面开工建设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等,推动更多优质资源向岛外布局,着力解决跨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去年9月启动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工作,共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各区、各部门、各管委会、各民主党派征集建议600多条,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终形成今年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覆盖了征集意见过程中群众反映的关注热点和诉求焦点。

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发改委要加强项目的统筹协调,各承办单位要健全项目推进机制,狠抓质量安全和进度管理等各项工作,确保今年为民办实事各项任务办得成、做得好、干得实。市效能督查办将跟踪督查,狠抓责任落实。

今年厦门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

1、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建成中小学30所、幼儿园26所,新增4.3万个学位。

●普通学校建设一批满足随班就读学生需求的“资源教室”。

●开通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

2、加快建设健康厦门,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

●建成弘爱妇产医院和一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完成马銮湾医院、环东海域医院土建工程,加快建设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市妇幼集美院区,新增编制床位数2900张。

●提升传染病应急防控能力,推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传染病房、厦门市儿童医院发热门诊改造提升项目;新增一批医疗救护车辆;组织开展800场应急救护公益培训。

●加快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高位嫁接国内顶级医院,为市民提供更多优质医疗资源。

●继续做实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当年签约服务超过70万人,鼓励有条件的基层机构为符合条件的签约居民建立家庭病床,将签约服务从机构延伸至社区和家庭。

3、提升安居保障水平,实现住有所居

●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000 套(间)。

●继续完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新增租赁住房10000 套(间)。

4、坚持文体惠民,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开工建设新体育中心。

●向社会新开放35 所中小学校运动场,累计开放达84所;举办22个全民健身运动会及相关公益性赛事活动。

●推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市图书馆集美新馆夜间常态化开放,鼓励全民阅读。

5、加大生态花园建设,打造城市高颜值

●开工建设南北向健康步道。

●开工建设内湾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园,集美北部新城中央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

●全面开工建设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三期。

●推进一批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利用。

●新建改造一批城市、乡镇、农村、旅游景区的公共厕所。

6、推行交通畅行工程,解决居民出行难题

●基本建成轨道交通3号线。

●实施厦门大桥“四改六”改造工程,增强出入岛通行效率。

●推进交通安全隐患点整治工作,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路段18处。

●建设一批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全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建设一批人行过街设施。

7、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推村美民富

●推进建设“四好农村公路”,完成3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和改造。

●对24个山区村实施饮水安全改造提升。

●开展入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水生态保护行动。

●组织新型职业农民、渔民培训6000人次以上。

8、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全面开展5G通讯网络建设;落实年度提速降费指标,降费幅度预计达10%;加大农村区域网络覆盖水平,持续推进乡村通信基础设施整治。

●新建改造供水管网35公里,改造一批老旧小区的二次供水设施。

●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100公里,新建一批污水处理厂。

●新建改造天然气管道60 公里,入户1.8 万家;提升改造一批岛内老旧小区的路灯设施。

9、推进爱心厦门建设,加大弱势群体帮扶力度

●建立“爱心结对”机制,开展针对困难弱势群体的结对帮扶行动。

●加大稳定就业力度,对就业困难人员享受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以及从事公益性岗位政策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政策享受期限延长一年。

●新建9个社区老年人照料中心和34 个农村幸福院。

●实施“大手拉小手”助学计划,持续开展希望工程助学、春蕾助学、慈善助学等品牌项目;实现在厦就读小学到大学的贫困学生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全覆盖。

●投放一批无障碍公交车。

10、打造群众放心的“菜篮子”工程,提高保供稳价水平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高食品安全抽检力度,食品抽检量不低于每千人8批次。

●推动30 个农贸市场改造,改善市场软硬件管理设施和经营环境。

●做好重要副食品储备,健全储备调节机制,增加一批平价商店,保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稳定。

相关阅读: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