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批人員返崗返工,疫情防控面臨新一輪嚴峻挑戰。2月24日,漳州市疾控中心主任蔡茂榮接受記者專訪,就公衆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企業複工複産該如何做好防控工作?蔡茂榮表示,企業要強化主體責任,成立工作專班,加強檢查管理,確保措施到位、責任到人。要做好員工身份甄別,詳細了解居住地疫情情況、近期旅居史、接觸史和身體狀況。要規劃設置好隔離和留觀區域,對從疫情重點地區返漳的務工人員,要嚴格落實14天的隔離觀察;從一般疫情地區返漳的務工人員,由企業健康專員實施監督性醫學觀察,監測體溫和症狀;從疫情低風險地區返漳務工人員,可以直接上崗。要加強員工的健康管理,除了測量體溫外,還要詢問是否有症狀,同時,降低集體宿舍密度,人均居住面積要達2.5平方米以上,生産線上人均間隔1米以上,食堂提倡分區域、錯峰就餐。要落實消殺工作,辦公室、電梯、食堂、衛生間等公共區域,每天要消毒2次。要強化個人防護,企業應備好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指導員工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要抓好宣傳教育,普及疫情防治知識和防控要求,提高員工防控意識。 「疫情防控除了目前面臨的返崗複工壓力,接下來還將面臨學生返學的壓力。」蔡茂榮表示,學校在開學前要做好準備工作,及時采集教職員工、學生的信息,備足防護、消殺用品;開學後進一步細化師生摸排、居家隔離等機制,做好教室、宿舍、餐廳等地的消毒工作,落實錯峰就餐、間隔就餐制度,加強學生健康管理,引導學生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而隨著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天氣逐漸好轉,有些人開始松懈了,在公共場所不戴口罩,聚集、聚餐、聚會現象時有發生。蔡茂榮提醒廣大市民,防控戰「疫」還在進行,絕不能松懈,要繼續管好自己、管住家人,戴口罩、勤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聚集、不聚會、不聚餐,當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閩南日報記者 劉婧 通訊員 傅小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