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10月23日电题:港珠澳大桥开通一周年:“车畅人旺”谱写融合发展“湾区新篇” 新华社记者王攀 周强 金秋时节,伶仃洋海天一色,港珠澳大桥凌波飞架三地,宽阔整洁的桥面上,车流、客流穿行不息。 从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以来,港珠澳大桥——这座“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境基础设施,正在三地居民的工作、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通道与纽带作用。 截至今年10月23日,超过1400万人次经港珠澳大桥往来粤港澳三地,“车畅人旺”背后,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互利合作谋发展、携手同心向未来的崭新篇章。 过去一年间,香港青年时事评论员协会会董丘健和已成为港珠澳大桥的“常客”。他说:“不论是去澳门,还是去珠海,港珠澳大桥及其配套的跨境巴士,行程都十分便利。” 澳门教业中学新口岸校区附属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今年第一次通过港珠澳大桥坐车前往香港迪斯尼乐园开展毕业旅行,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以前去一趟,先坐船再坐车,小朋友还晕船,很不方便。”带队老师刘淑君说。 一年来大桥日均客流量约4万人次,总车流已突破150万车次。珠海边检总站港珠澳大桥边检站何锋表示,短短一年间,大桥口岸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内最繁忙的口岸之一。 23日,港珠澳大桥口岸大厅里,人头攒动;车站之中,跨境巴士循环往复。 回顾一年的发展历程,香港特区政府路政署工程师张旭说:“没想到客流增长速度如此之快。三地人流中,游客占据大多数,也有不少是跨境‘上班族’和跨境学童。” 千万人流和滚滚车流的背后,是不断深化的粤港澳三地跨境协作。一年来,珠澳口岸首创“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模式,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超过240万人次;与香港建立警务联络官机制,实现了节假日客流车流的提前预警;拱北海关“跨境快速通关”模式与香港海关“多模式联运转运货物便利计划”成功对接,缩短货物通关时间半小时以上。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说,港珠澳大桥的实践表明,正是因为集成了“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实现了三地的规则对接,港珠澳大桥才得以“车畅人旺”。 伴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车畅人旺”,大湾区的“宜居、宜业、宜游”水到渠成。 4月29日以来,随着粤港非营运小汽车免加签通行港珠澳大桥政策的全面落地,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车流出现“井喷”式增长,出入境车辆数量由开通首月的近3万辆次增长到现在的每月近8万辆次。 林锦辉已经在大湾区内跑了20年的货运,港珠澳大桥开通后,他从香港到珠江西岸城市的单程时间缩短了4到5个小时。“原来一天跑到晚,也是做一程。现在几个钟,也是做一程。轻松多了。”他说。 林锦辉服务的珠海市广丰物流有限公司已成为港珠澳大桥的“大赢家”。过去一年中,这家企业通过大桥进出口的货物总值达到27亿元人民币,输送的跨境电商个人包裹约170万件。“实际运营看,通车成本降幅可达到30%,1000辆车一年就可以减少约60万元。”企业总经理张杰说。 受益的不只是物流企业。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开通还改变了赴澳门的旅客结构和旅游模式。2019年1至9月的入境旅客中,不过夜旅客同比增加30.6%至1593万人次;留宿旅客总量也同比增加4.9%至1427万人次,显示出大桥对旅游业整体的拉动效应。 港珠澳大桥正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纽带。在江门,13个已经签约的江门—香港科技创新项目正式进入落地转化阶段,50个港澳台创新创业团队入驻江门珠西创谷孵化器;在珠海横琴自贸片区,一年中新增注册澳门企业近500家,港澳企业超过3000家。 经常往来于珠港澳的80后澳门创业青年蔡渊博说,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明显提升了创业团队的运营效率,“我们可以在一天之间办理三地业务,这在以前是难以实现的。” 港珠澳大桥的效应远不止于此。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苏权科表示,港珠澳大桥的建成是粤港澳三地15年来合作的成果,在此过程中探索的合作机制也可以为粤港澳大湾区其他方面的建设提供借鉴。(参与采写:霍思颖 朱宇轩 胡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