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頻道> 八閩鄉訊 > 正文
福安:畲山唱起新畲歌
2019-02-11 09:34:49 雷津慧 陳錦雄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李楠  

「福建畲族婚禮」在上海國際婚禮時尚周舞台上大放異彩。

東南網2月8日訊(福建日報 雷津慧 陳錦雄 文/圖)2018年12月7日晚,2018中國上海國際婚禮時尚周在上海寶山區拉開序幕,來自全國各地以及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家婚慶專業機構團體、100多家婚慶産業鏈企業以及1500多名專業觀衆彙聚上海共同參與。其中,由福安市選送的「福建畲族婚禮」在國際舞台上大放異彩,展現了福安畲族非物質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是我們福安畲族文化表演第一次登上這麽大的舞台,我很激動——離福安畲族文化被更多人熟知的目標更近了一步。」鍾神滔說。他是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畲族三月三節俗福安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作為此次畲族婚禮展的主創和演員,他帶著傳播畲族文化的使命和責任感,登上國際舞台,心中有說不盡的感慨與感恩。

「在畲族文化傳播特別是畲歌的傳播路上,我一直感到孤獨。現在的流行歌曲火遍大江南北,而熱愛畲歌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1990年出生的鍾神滔,從小在畲族村落福安市潭頭鎮鵝山村長大,那裏以雷、鍾姓為主,無論是婚喪節慶還是待客會友,畲族人民都以唱歌、對歌的方式來表達內心情感。從小跟在爺爺後面耳濡目染的鍾神滔愛上了畲歌,一發不可收。

2010年,福安市城陽鎮鐵湖村舉辦第一屆畲歌歌會。台上演出歌聲悠揚,台下大家自發對歌,好不熱鬧。鍾神滔也忍不住加入大家的行列,在衆多陌生人面前首次開口對歌。

「以前沒有即興和別人對過歌,簡直害羞、緊張到不行,想不到竟然發揮得很好。」鍾神滔說。

當時台下對歌的幾乎全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大家看到這個年輕人居然也會唱畲歌,全都前來圍觀。

第一次對歌的出色發揮,使鍾神滔信心倍增。而後在街上與畲歌前輩「山哈歌王」鍾石木的偶遇,讓鍾神滔自此踏上畲歌傳播之路。

「那個時候福安畲歌氛圍很淡,鍾石木老師和我一樣,感到十分孤單,一直在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傳播畲歌。」在鍾石木的帶領下,鍾神滔開始參加各地畲歌演出。大學時參加劇社、合唱團等社團組織的經曆,給鍾神滔積累了豐富的舞台經驗,讓他很快適應了演出活動,在畲歌圈中獲得一定的名氣。

2013年10月,福安市畲歌協會成立。會長鍾榮善集結衆多畲家歌手,他們有的已在民間小有名氣,有的是因為對畲歌的喜愛志願加入協會,所有人把畲歌傳承當己任,不計報酬,懷著強烈的使命感聚到了一起。

「很多少數民族的歌曲被國人熟知,甚至走向世界。比如新疆維吾爾族《掀起你的蓋頭來》、廣西壯族《山歌好比春江水》、四川康定藏族《康定情歌》。為什麽我們畲族歌曲就沒有這種影響力呢?」協會成立後,大家才思泉湧,給鍾神滔帶來了許多創作靈感。

畲歌雖源遠流長,豐富多彩,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部分畲歌形式已經無法被大衆所喜愛,以至于畲歌人才不斷流失。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唱畲歌,張口就來。改革開放之後,大家都外出務工,很多遷入城鎮的年輕一代已經不會說畲語,能編能唱畲歌的畲族歌手更是少之又少。」目前,鍾神滔被聘請為寧德市民族中學和福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的校外志願輔導員,每周給對畲歌感興趣的孩子教學,希望發現能唱畲歌的好苗子,培養出可以一起傳播畲歌的新生力量。

為了讓畲歌的受衆面更廣,2015年,鍾神滔開始自創畲歌,他創作的歌曲《歌唱三月三》《雨落畲鄉》大獲好評。其中《雨落畲鄉》將畲歌與搖滾結合,給畲歌注入全新的活力,在省、市比賽中分別獲獎。

「畲歌未來的發展還要看年輕一輩,神滔的努力我們所有人都看在眼裏。」鍾石木說,神滔創作的歌曲贏得很多年輕人的心,讓更多人參與到畲文化傳承的道路來。

現如今,每年元宵節、「二月二」會親節、「三月三」烏飯節、四月八、端午節、分龍節、乞巧節等傳統節日,鍾神滔都會和協會會員一起進行畲歌表演,一方面是為了打造畲村濃厚的節日氛圍,一方面也想讓畲歌傳播得更遠,影響力更大。

近日,鍾神滔的第三首原創歌曲《布妮子》已經創作完成。「這是一首兒歌,融入了現代音樂元素,唱的是畲族未婚女子的淳樸與可愛。」鍾神滔說,希望培養年輕人對畲歌的興趣,使畲歌隊伍年輕化,展現新時代畲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嶄新面貌,延續山哈文脈,讓畲歌傳播之路不再孤單。

相關閱讀:
香港回歸20周年
更多》閩港要聞
更多》圖片新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