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2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吳柳滔 杜正藍 通訊員 吳楠 洪錦城)隨著時代變遷,沿海漁民逐步將小型木船淘汰,換上大型鋼制船,海産品運輸也由木船的簡易制冷,升級為遠洋冷藏運輸,漁網正抛向更廣闊的海洋。而從事海産品加工的企業也在冷鏈升級中實現轉型。 近日,漳州市財政局、市海洋與漁業局下達《2018年漳州市海洋經濟發展補助資金的通知》,共計1600萬元海洋經濟發展補助資金,其中,冷鏈物流項目分得一半的補助資金。這折射的是漳州地區海産品正加速搭上冷鏈專列。 冷凍技術今非昔比 陳木桂、陳華聰父子是诏安縣梅嶺鎮赤石灣漁民,世代討海為生。「小時候,父輩們用小木船出海,捕獲的巴浪魚數量最多,每天能捕回幾百公斤。」陳華聰回憶,20多年前,男人出海,女眷則用鹽水浸熟每日捕回的巴浪魚,經過短時晾曬後,一筐筐送往集市販賣。彼時,腌制是最簡便有效的保鮮辦法。 要想獲得更大收益,就要有更好的保鮮辦法。2000年,陳木桂騰出一間20平方米的房間作為簡易保鮮室,存放當日未能烹煮售出的巴浪魚。久而久之,他發現不少漁場過度飽和,不是滯銷也不是勞動力緊缺,而是漁場的冷凍倉庫不夠。 這給了陳木桂一個啓發——興建冷凍庫。旺季先將魚放進冷凍庫中冷凍,到了淡季再拿出來售賣,一時生意紅火。 2006年,他成立公司,恰逢國家出台漁船柴油價格補貼政策,漁民們紛紛購置大型船只出海營生。陳木桂則經營起海産品初加工,出口東南亞地區。此時,冷凍技術的作用愈發凸顯。 「現在我們以收購巴浪魚、竹葉魚、沙丁魚、鲭魚為主。遠洋返回的漁船先將海産品的種類區分開,到廠區再篩選魚的大小。」陳木桂說,「公司成立至今,共有6間冷凍庫300多平方米,每間均可供5萬公斤以上的貨物入庫,需要經過8小時的冷凍,魚方可出售。」 「冷凍庫凍出來的魚,且不說賣相形態各異,還帶著冰霜,像是摻了水分,口碑不佳。」陳木桂也在思索,如何在提高海鮮冷凍效率的同時,保證産品的賣相和質量? 「一台單凍機的效率等于6間冷凍庫。」據陳木桂介紹,2017年他入手一台螺旋式單凍機,5萬公斤以下的活魚進入機器後,可快速冷凍成型,且不帶冰霜。記者現場觀摩,發現一條魚從冲洗到冷凍,再到打包裝箱,全過程只需1分鍾。 數控化管理保證質量 對企業而言,效率就是金錢。而從源頭開始保證冷凍效果,無疑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鋼制船相較木船有了更可靠的制冷技術,一般有一個-10℃的冷凍庫,每次約可制冷2.5萬公斤海産品。也就是說,無論航行的路程有多遠,時間有多長,能夠基本保證漁船的海貨到達加工處時不腐壞。」陳木桂說。 冷鏈技術的日漸成熟,將海産品市場延伸到非沿海城市,讓全國消費者足不出戶,輕松坐享原産地直供的深海新鮮美味。當然,這對冷鏈物流的要求更高。魚蝦從脫離水面的那一刻起,就進入冷鏈物流環節:先是在捕撈船艙輪番制冷,上岸後裝載到冷鏈貨車上,再到各個加工廠的單凍機、冷凍庫,直至打包運輸,可謂全程處于「冰雪之境」。 在與東山島隔海相望的诏安四都鎮,冷鏈物流的企業化管理已初現雛形。如何讓冷鏈數控化管理,形成生産線,成了這裏企業的共同目標。 「冷鏈的數控化管理要求原料的品質要統一,我們收購東山、诏安以及廣東沿海地區的活鮮養殖南美白對蝦,由冷鏈車將其送往廠裏的生産線進行加工。」福建海棠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振喜介紹,在工人篩選、去殼的過程中,需全程把控溫度,嚴密監測微生物,利用超低溫平板速凍隧道等設備快速凍結,再運往冷藏庫,倉儲系統采用電腦數字化控制,穿梭式機器人操作。 今年3月,海棠公司獲得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頒發的「出口食品生産企業備案證明」,取得出口資格。冷鏈技術的創新,助推了行業的發展。企業在努力,而政府也將政策暖風頻頻吹向冷鏈物流,助力發展中的冷鏈物流。 「冷庫租賃」緩解淡季壓力 因為冷鏈物流的特殊性,將閑置冷凍庫停止運作成本會更高。因此,不少企業都在尋找提高利用率的方法。 閩南地區的休漁期在每年的5月至9月,盡管如此,冷鏈物流也沒有騰出空來。類似陳木桂、楊振喜這類海産品冷凍加工廠,已早早囤貨,為休漁期備足海貨。 「前段時間,江浙一帶的梭子蟹肥美,我們承接了一部分梭子蟹的加工,經冷鏈物流車運送到廠區加工,去殼,冲洗蟹膏,只將蟹肉挑出,在冷凍庫中等候加工成罐頭。」盈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小城介紹,工人們僅負責蟹的初加工,待到梭子蟹旺季過後,再分批將庫存的蟹肉拿出解凍,制作成蟹肉罐頭,銷往歐美。 除此之外,廠區內的冷凍庫同樣一刻沒閑著。「今年的荔枝相較往年産量更大,供過于求,導致滯銷,當地零散的農戶十分焦慮。」漳浦縣水産技術推廣站站長許智海介紹,「冷庫租賃」在當地蔚然成風,農戶與冷庫管理方達成共識,若當季滯銷或價格低迷的農産品,冷庫方面可為農戶提供所需的冷凍儲藏空間,待價格有所回升,再將囤積冷藏的農産品移出冷庫上市。而這樣的租賃,也為海産品冷凍加工企業帶來一定收益。 「廠區約有半數冷凍庫用作租賃。尤其是在休漁期,陸續將儲藏的貨品加工完畢後,租賃冷凍庫帶來的收益,可緩解淡季的經營壓力。」楊振喜說,冷鏈就是冷凍加工企業的資金鏈,不能斷。如何深度挖掘這條「資金鏈」的産能,則是這些企業共同的追求。 記者從漳州市商務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漳州市冷鏈物流企業冷庫容量為80.1萬噸,其中低溫庫(≤-18℃)66.6萬噸;冷藏運輸車輛50輛、冷藏集裝箱85個、保溫集裝箱47個,主要分布在芗城、龍文、龍海、漳浦、雲霄、東山和诏安等地。漳州市將規劃建設漳龍物流園區冷鏈專區和招銀冷鏈物流園區等19個重點冷鏈物流項目,預計新增冷庫庫容93萬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