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23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青年协会在2016年推行为期2年的“隐蔽吸毒及干犯毒品罪行辅导计划”,目前该计划已获禁毒基金拨款,由2018年12月1日起延续服务3年。 据报道,香港青年协会“青年违法防治中心”在禁毒基金资助下,在2016年6月开始推行为期2年的“隐蔽吸毒及干犯毒品罪行辅导计划”,为全港10岁至35岁隐蔽吸毒青年、潜在或触犯毒品相关犯罪行为青年及其家人提供介入辅导服务。 该计划实行至今,成功建立跨专业转介机制,与香港8家医院、新界北警区、社署、海关、律师及学校等携手合作,已为196名青年及106名家人提供辅导和教育,助他们远离毒品。目前该计划已获禁毒基金拨款,由2018年12月1日起延续服务3年。 该计划重点是“青年违法防治中心”与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教授黄富强的团队合作,追踪服务对象的行为后研发出“青少年毒品罪行风险综合评估”,以助分析他们的危机程度,从而作出适合贴切的介入。计划另推出“综合认知行为治疗手册”,结合理论和一线社工的实务经验,为业界提供一个有系统和专业的辅导工具。 22日上午,在青协大厦举行的分享会吸引近100位来自不同服务机构的社工、医护人员及老师等交流经验。 “青年违法防治中心”督导主任陈文浩表示,以往社工只能靠外展和主动求助的方式接触犯罪和吸毒青年,“隐蔽吸毒及干犯毒品罪行辅导计划”所建立的转介机制,则能建立有系统的跨专业协作,让机构的一线社工有意识地发掘低动机的隐蔽吸毒或贩毒青年。 他总结计划成效时指出,整项计划共有229个转介个案,当中162人愿意接受社工介入和辅导,效果显著。 黄富强表示,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犯罪行为风险综合评估多数应用在普遍意义上的犯罪行为,本次特别针对隐蔽吸毒或贩毒青年,相信属全球首创。 他解释,“青少年毒品罪行风险综合评估”是从违法记录、休闲活动、人际关系、家庭历史及犯罪态度等八大范畴分析青年吸毒及犯罪风险,并经过香港本地青年个案的验证,更为贴近香港的实际情况。 他又称,“综合认知行为治疗手册”则是根据香港本地青年个案及其家人需要而设计的介入策略,让受助个案发掘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及潜能,从而提升求助动机和改变现状的觉察力,借此提供预防重吸毒品的治疗手法。 他的团队通过研究,验证介入服务的成效,结果发现接受了认知行为治疗的青年,在再犯率与吸毒次数等方面的成效均比只参与常规治疗的青年显著。 参与计划的陈女士表示,1年前收到警方电话,得悉女儿因贩毒被拘捕检控,或面临长期监禁,恍如晴天霹雳,“我一直以为女儿只是贪玩,晚上去做些兼职。”她责怪自己没能做好母亲的责任,终日以泪洗面,经常失眠,加上对法庭审讯程序一概不知,感到十分彷徨无助。她在探望女儿时也是相互流泪痛骂,不欢而散。 陈女士后来获青协社工全力支持,并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和小组辅导,让她明白最重要是与女儿共同面对,相互鼓励,与女儿的关系大为改善。 女儿也支持她出席记者会,希望告诫别的青少年切记远离毒品。陈女士说:“在社工辅导下,我脾气好很多。以前怪我没给女儿好的环境,将来等女儿出狱,我一定要给她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