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0月23日讯(本网记者 郑思楠) 建设一条施工难度可以排上全国前五的铁路隧道有多难?中铁十六局南龙铁路项目部总工王常坤说:“两百米的长度,每天300多个工人轮岗昼夜不停全年无休花了2年时间。” 据了解,一条3000米铁路隧道平均完成时间大概两年,而3639.55米南龙铁路荆西隧道从2014年3月动工,2018年1月13日顺利贯通却花费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才完成。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今天,记者来到南龙铁路荆西隧道,听这条隧道的建设故事。 最后时刻遇到“超难题” “高富水、高应力、高风险,国内罕见、全路瞩目”这是业内对于南龙铁路荆西隧道的普遍评价。 南龙铁路荆西隧道全长3639.54米,建设初期,计划从2014年3月动工,2016年8月计划贯通。 2016年3月初的一个中午,在距离计划贯通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即将迈进工程最后阶段,突然施工时遇到接触面涌出大量的泥沙,在全体人员退到安全地带,观察一晚上,第二天再进去发现,挖了三个月的一百多米被回填了。“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王常坤总工说。 据介绍,这条约200米高富水、高应力、强风化不良地质侵入接触带。施工至该接触带时,隧道多次出现大量涌水涌泥。其中一次涌水峰值达3000立方米每小时,持续4天后瞬时涌出约5000立方米泥砂,泥砂淤积长度达260米并将80米的隧道全断面“塞满”。 “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造成山体坍塌,而且,这种大量的涌泥涌水现象非常容易出现大型的安全事故”当时,这个200多米长度可是愁坏了专家们。 可能有人会说,那把山全部挖开,不是更快更便捷?王常坤总工告诉记者,那样做就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成本将变高。 200多米耗费20多个月 为成功穿越该接触带,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先后5次组织专家会,修订设计参数、制订安全措施、确定施工方案。也正因为该段的围岩状况极差、地应力极高、地下水极其丰富,荆西隧道被专家定性为“国内罕见、全路瞩目”的全路“重难点”控制性工程。 最后,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项目经理杨立财介绍说:“荆西隧道我们在进口洞内增设了迂回导坑和专门泄水洞,对洞内富水定向疏导;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前进式帷幕注浆技术,成功地固结隧道前方塌体和岩体,截断了承压水流;采用了先进的瞬变电磁技术,并结合传统的地质雷达探测和TSP超前预报技术对前方岩体、富水以及帷幕注浆效果进行预探。 “通俗点说,就是把这些一团乱泥变成固态,然后再打掉开挖,边注浆边开挖。”王常坤说。荆西隧道不良地质接触带自首次出现涌水涌泥到成功穿越,用时20多月,月平均进尺仅仅10米。据统计,在此期间隧道涌水量达500万立方米,清理涌泥达6000多立方米。 荆西隧道的顺利贯通,不但为南龙铁路2018年全线建成通车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为攻克类似的“高难尖”铁路隧道工程积累了珍贵的丰富的施工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