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队在路上(前1为服务队发起人李文) 东南网9月12日讯(本网记者 蔡意)白露时节秋雨寒。9月9日,洋中民间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又吹响了“集结号”,新的一场关爱帮扶活动开始了,这次帮扶的对象是洋中镇坪坑村三石自然村的一位低保户留守老人。这也是该志愿者服务队成立1年多来的第82期活动。 志愿者服务队与帮扶对象 一位老人洒下了爱心种子 李文,尤溪县洋中镇洋中村的一位75后男青年,热心公益事业,他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小旅馆,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这家小旅馆。2016年下半年的一天,一位旅馆常客与李文茶聊起了公益。这位常客是长期在莆田经商的洋中乡贤,经常参加莆田各地的民间爱心志愿者活动,他向李文讲述了仙游老人曾德梅的公益事迹。【记者注:曾德梅(1930年6月-2017年6月12日),男,莆田仙游人,曾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自2000年起,他开始从事爱心助学活动,16年来,先后募集助学款3800多万元,使2万多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被誉为“助学爷爷”“爱心老人”】 “洋中能不能也有一支民间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呢?”当天的聊天内容对李文触动很深。当晚他辗转难眠,一直思索着这个问题。次日,这位旅店常客推荐了莆田仙游县榜头镇民间服务队一位发起人,希望李文可以向他取取经。很快,李文就联系上了这位公益发起人,但一番交流后,李文却倍感压力。 “爱心之路不好走,你要三思而后行。”这是对方给李文留言的一句话。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文思量着自身经济条件、时间和精力、社会舆论,还有其他预想不到的问题。那几天,矛盾和抉择几乎占据了李文的所有时间。李文求助身边的好友,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身边的好友都非常支持他。“做公益,问心无愧就好,尽管去试试,失败又何妨?”李文恍然大悟,纠结几天的问题,在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三个人,100元、200元、300元,筹到了第一期的600元爱心款。李文了解到,弓竹党自然村一位智障单身汉生活十分困难。李文和两位好友,开着自己的车,购买了一些生活日用品,并带着现金红包直接到实地进行慰问。就这样,第一期爱心志愿服务活动完成了。一位热心的朋友了解到此事,将第一期活动的图片配上文字制作成“美篇”分享到了朋友圈和微信群。 “没想到居然收到了很大的反响,这也激励了我继续把爱心之路走下去。”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志愿服务行动吸引了很多人关注,很多爱心人士主动联系上了李文,表示可以捐款捐物,有人也建议李文要尽快成立服务队,让更多人参与其中。 志愿者服务队“生根发芽” 2016年10月1日,洋中民间爱心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成立后,最重要的就是捐款从哪里来?这是服务队能否持续的根本。“开始我们组建了微信群,都是朋友拉朋友入群。我们倡导群员募捐,一人一天1元,积少成多。”李文说,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质疑声常有,退群也是常事。“我们坚持把每次活动的情况,以“图文+视频”形式发到微信群里,并公示收支明细。慢慢的,大家看到了我们的行动,就开始形成良性的蝴蝶效应,通过各种渠道捐款的人就多了,捐款的金额也多了。”李文告诉东南网记者,现在当地对志愿服务队都比较认可,特别是在外工作创业的乡贤,非常关心志愿者服务队,主动联系问需求,针对帮扶对象,还有许多大额定捐的案例。当然,蝴蝶效应迎来的不仅仅是捐款的人和钱,还有许多社会人士纷纷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 “洋中镇这些年经济发展的还不错,当时就觉得大家的生活都挺好的,没想到通过实地走访发现还有许多人的生活非常困难,真的需要帮助。”朱友邦是当地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40多岁的他现在是中学里的学科骨干,平日里教学压力很大,但他表示只要没有教学任务的时候,都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李爱梅是爱心志愿者服务队中的一名女志愿者,善聊的她也是洋中村委会的妇联主席,“我本身的工作就是关心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当时看到朋友圈里关于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的时候,就觉得我应该可以做些什么。”很快,李爱梅也加入了服务队,现在负责日常记录工作。李爱梅表示,做了这么多,只希望更多人能够理解志愿服务,唤醒大家的爱心,一起帮助困难人员。福建尤溪润竺制品厂是当地一家竹制品加工厂,这些年订单不断增加,工厂里都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作为厂长的蔡宣巧自然是个大忙人,“再忙,也要抽出时间,参与志愿服务。作为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作为个人,能够身体力行的参与,自己觉得非常开心且有意义。”作为首批爱心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蔡宣巧可谓是“出钱又出力”。 讲述志愿服务中的爱与感动 “上塘村一位80多岁的留守老人,行动不便,语言障碍,每次志愿者服务队来看望她,她都非常的激动,虽然她‘咿咿呀呀’说着我们听不懂的话,但我们能明白她的心情”。当志愿者服务队要离开的时候,她都拄着拐杖,坚持把大家送到村口,一边还摸着眼泪,每次都感动了一行人。 志愿者们告诉记者,在志愿服务中,他们也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更让他们感到欣喜的是,一些帮扶对象在接受了帮扶后,愿意把爱心传递下去,把善意与人分享。 猫坑自然村有一位智障少女,听到车鸣声,就跑出来,看到志愿者服务队的到来显得非常高兴,一位爱心志愿者给她拿了个大包子,她拿到包子后,就马上分了一半递给参加志愿服务的一位小朋友。“场景真的很感人,每一次的感动,都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去做公益。”李爱梅说。 从一开始的“吃饱没事干”,到现在听到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就竖起大拇指,当地人的观念转变,都源于志愿者服务队的行动。当地一位村民告诉东南网记者,可以说洋中本地没有人不知道民间爱心志愿者服务队,“这是洋中的正能量”。 爱心志愿者服务队里有一位特殊的队员,他是洋中镇民政办主任谢仁丰,“除了有公务,其余时间有空都参与。”谢主任告诉东南网记者,虽然他是以个人名义参与,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可以更直接了解到需要帮助的人,对于符合相关政府帮扶条件的对象,他会介绍如何办理有关申报手续并尽力协助。对于洋中民间爱心志愿者服务队,他认为:“应该说民间的爱心组织是我们民政部门的一个很好补充,我们也非常认可和支持”。 据统计,截止2018年8月31日,洋中民间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共接收捐款共计284125.11元,支出232126.49元(其中关爱弱势群体善款支出164681.49元,助学善款支出67445元),帮扶弱势群体100多人次,帮扶对象已经覆盖了全镇有人居住的所有村落。在洋中镇当地,爱心志愿者服务队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还在不断的传递正能量,温暖着洋中这座小城镇。 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义剪”公益活动 记者手记>>> 做公益,其实念想就在一瞬间,那是一种本能,无问西东。 做公益,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属,并不是我们挂在嘴边而又高高在上的词语。 做公益,听从内心,不惧闲言碎语,社会没变,善心永恒。 洋中民间爱心志愿者服务队,一个年轻的民间公益组织,希望她不忘初心,健康成长,让大爱在小城中继续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