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锦趴着走路查看蜂箱。 东南网龙岩8月22日讯(记者 赖志昌 通讯员 王发祥 郑桂兰 文/图)“虽然双腿不能走路,但我还有一双健全的手!”日前,在武平县桃溪镇新兰村,残疾贫困户李先锦用双手趴着走路,带记者去他家的养蜂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村里生态好,养殖蜜蜂是短平快致富项目,全年蜂场能采收300多斤蜂蜜,收入可达1.6万多元。”李先锦一边轻轻地挪开蜂箱盖子,一边慢慢移动身子,认真查看蜂巢内的蜂蜜成熟度。 身残志坚 李先锦今年56岁,从小患小儿麻痹症,双腿失去了直立行走能力。他小时候曾试着练习走路,但不管付出多少,仍无法成功,最后也只能认命,学习趴着走。后来,他给自己做了一对竹制撑板,双手支撑带动身体趴着行走。“刚开始学走路很疼,但咬牙也要坚持。” 李先锦说,山路不平,自己趴着走路,双手磨出厚厚的茧子,久而久之就不疼了。 “我从没觉得自己是个废人,活在这世上也是有价值的。”李先锦说,上小学时,自己学习成绩不错,老师经常背着他接送上下学。到了初中,学校离家15公里,路途遥远没法走路,加之家庭穷苦,无奈中途辍学。看着父母亲在外没日没夜地干农活,辍学在家的他也帮着做家务,但他并不满足,“我不能成为靠父母亲养活的闲人”。 李先锦有双粗糙、布满伤痕的大手,满手是被篾片和石子刮伤的痕迹,一层又一层,布满“沟壑”。13岁那年,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他拜师学艺,学会了竹编手艺,编制一些箩筐、簸箕等。村子到集镇路途遥远,山高路陡,交通不便,每逢圩天,他都会请村里的乡亲帮忙将这些篾具拿到集市上售卖,以换取油盐等生活用品。 到了30岁,李先锦的父母都相继因病去世。“没有了家人的依靠,只能靠自己,虽然腿不能走路,但我还有健全的双手!”即便生活充满困苦,李先锦依然坚强地笑对人生,那几年靠亲友的帮扶和自己的辛勤劳动,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后来还娶了媳妇。不久后,妻子患白血病去世,他只得和儿子相依为命。家里的土坯房塌了,父子俩只得借住在亲戚家艰难度日。靠竹编手艺的收入渐渐减少,生活无力为继,后来李先锦被列入低保,2016年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李先锦在喂鸡。 甜蜜事业 新兰村坐落于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阔叶开花树木繁多,又鲜有人烟,自然环境优越,很适宜蜜蜂养殖,而且养蜂不用重劳力,只需身体适应即可。去年,在武平梁野仙蜜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李先锦开始试养蜜蜂。 养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首批蜜蜂买回家不久就损失了两箱,但李先锦毫不气馁。为了学习养蜂技术,他不辞辛劳,多次往返4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前往养蜂专业合作社学习,还请合作社的技术员到场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掌握技术后,蜂蜜开始有了好收成。后来,他又购入蜜蜂20箱,经过精心管理,如今蜂场的规模已从原来30箱扩繁到了46箱。 “村里把闲置的小学校舍无偿提供给我养蜂,造福工程让我住进了新房,儿子娶妻生子,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李先锦笑着说,去年成功脱贫后,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今年他还养了100多只鸡,目前全部都被客户提前预订了,“大山里生态好,养的肉鸡客户都喜欢,仅这项也能赚五六千块钱。” 如今,李先锦的生活渐渐好转,虽然不算富裕,但有爱心的他加入了桃溪义工队,不时前往桃溪、湘店、永平等乡镇慰问贫困人士,捐献善款,并参加各种义工活动。“在我有困难时,是大家帮助了我,现在我的生活渐渐好了,也要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回馈社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李先锦说。 记者点评>>>> 用坚强笑对人生 自幼身患残疾,双腿无力行走,面对命运的不公平,李先锦埋怨过,低沉过,甚至放弃过。但生活总要继续,家庭的责任给了他继续坚持和坚强的勇气。 “虽然双腿不能走路,但我还有一双健全的手!”李先锦说,为了养好蜂,他每天守候在蜂箱旁,防止土蜂攻击蜜蜂。如今,他用这勤劳的双手,经营这份“甜蜜”事业,养蜂养得好,村里一些人也陆续开始向他取经,对此,他来者不拒,无偿将技术经验交给身边的人。 不甘贫穷,不等不靠,用微笑坚强面对人生,李先锦用双手“爬”着前行,续写了自力更生的脱贫致富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