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记者 杨燕蓉 三明日报沙县记者站 许琰 走进三明市农科院农创文化园,这幢红砖房仿佛一台时光机,门内门外两个光景。 70年代农科人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科研设施在这里一一呈现,简陋的条件、简单的仪器,一个个简朴的画面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物资匮乏、生活艰苦的年代。 走出门外,放眼望去,科技创新大楼拔地而起,各类科研平台齐聚其中,精密仪器设备琳琅满目,田野上各种研发基地遍布,不管是科研的场地还是平台、仪器都迈进了“新时代”。 40年时光荏苒,40年砥砺前行,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市农科院的变化一点都不为过。 “硬件设施方面,2010年以来的投入相当于过去40多年总投入的4倍,这几年,仅精密仪器设备这项就投入了2000多万元。人才引进方面,科研人员占比达到80%-90%,而改革开放前,农科院科研人员占比仅30%,院里大部分都是农场工人……”谈起变化,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许旭明如数家珍。 岁月洗礼,人员更替,变的是工作环境和条件,不变的是专注创新的那颗初心。 作为农业科研的“地方队”,这里始终高举创新大旗,将科研成果深深镌刻在三明这片土地上。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三明市农科院共取得各类成果奖1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34项(其中省一等奖6项)。选育出的129个良种通过国家、省、市科技成果鉴定、审定和认定。各项成果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达14亿亩,新增产值800多亿元。 科研:量与质的“较量” “研为本。”市农科院对自身的定位始终清晰。 农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科技的竞争力上,推动三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作为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领头雁”,市农科院责无旁贷。 上世纪60-70年代,吃饭问题是国家头等大事。中国人的饭碗里能否装满中国粮,事关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在地方,这样的紧迫感一样存在。 那时,在市农科院工作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带领水稻育种团队,历经10年努力,育成高产、高抗的恢复系明恢63,由此改变了我国靠引进IR系统和东南亚品种作为杂交水稻恢复系的局面,极大推动了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全国以明恢63为恢复系配组的、通过国家审定的杂交水稻品种达34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2.6亿亩,增产稻谷800多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800多亿元。其中,汕优63品种优良,在国内连续16年推广面积居全国水稻品种之首。它还走出国门,成为在全球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单一水稻品种,被东南亚地区群众亲切地称为“东方魔稻”。 一粒种子,解决了众生的温饱,也悄然改变了中华大地的种业格局。市农科院把这份荣耀深深地埋在心里,不骄不躁、继续前行。 “由温饱向小康迈进,是我们的科研目标。”许旭明说,2000年以来院里的科研定位逐渐从“量”的扩增向“质”的提升转变。 要吃饱还要吃好。2002年,黄显波接手水稻研究所后,把提升稻种品质摆在了第一位。 高产、多抗,还要优质、香型。当这样的科研命题摆在这位南京农大遗传育种专业的“考生”面前时,他毫不畏惧,因为他深知,这是契合群众期许、符合市场需求的必由之路。 一身泥泞、满身汗臭,一年中的大部分日子,黄显波和他的团队都扎根土地,风雨无阻。2013年,“泸优明占”问世,成为福建省第一个达到二级优质米并兼具香型的水稻品种,每年推广面积4万多亩,是省内再生稻主推品种之一。 “明两优527”“明两优829”“赣优明占”……水稻研究所优质米品种频出,仅黄显波团队就选育出6个达到三级以上优质米的品种。 从吃饱到吃好,优质米让人们的口粮有了“质”的提升。但在许旭明的眼中,这样的“质”还远远不够。“主食吃好后,还要吃得健康、吃得丰富,这就要增加养生的品种。此外,物质生活满足了,精神享受也得跟上。” 顺应形势,与时俱进。 市农科院对学科设置进行“大动刀”。把土肥、植保、耕栽、畜牧、果树等研究所,调整为花卉、蔬菜、药用植物、水稻、旱地作物、食用菌、生物技术7个研究所,从以大田农作物为主的设置格局逐步向多元农业迈进。同时,对研究基地进行完善,建设了智能设施大棚,配备了仪器,农业研究告别了靠天吃饭。 机制活,满盘皆活。农科人有了更为广阔的钻研空间。 这几年,市农科院药用研究所、旱作所等选育的铁皮石斛、金线莲、阳明山山药等药膳品种,满足了人们的养生需求。 花卉研究所更是新品迭出,就在前不久,所里选育的“白马王子”“彩虹”“云芝”3个红掌品种,还获得了农业部认定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权,这也是我市首次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的花卉品种。这种新品种保护权意味着农科院对这个品种享有独占权,就像知识产权、著作权一样。而花卉所自2013年建所以来,已经自主培育了花卉新品种30多个,目前,还有兰花、非洲菊等22个花卉品种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并获得受理。 走进市农科院植物园,大棚内姹紫嫣红,各个品种、各种颜色的花卉在这里迎风招展,而通过市场它们走进了千家万户,成为赏心悦目的一道独特风景。百姓心中的这种精神愉悦,让研发有了源头活水,让创新有了“质”的飞跃。 转化:从“象牙塔”走向广袤大地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但没有落地,这就是一句空话。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势在必行。 于是,一批批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奔向各个乡村搞示范、传技术、授本领,一项项科研成果在三明大地上落地生根;一个个转化平台相继建起,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推进,科研果实在全国各地遍地“生金”。 清流的非洲菊、宁化的辣椒、泰宁的铁皮石斛、永安的淮山……农科人带着科研的“种子”,让一个个新品种在各地发芽成长。 花卉所所长陈昌铭记不清自己去了多少趟清流,每当有花卉新品种诞生,特别是非洲菊品种,他都要在适合栽培的地方搞示范,给需要指导的花农传技术。迄今,已经有10余个新品种在清流推广。 去年,他把获得福建花博会银奖的非洲菊“紫霞”带到这里,由于该品种花径粗壮,插花时不易折断,花色少见,且产量高,一经推广就得到农户和市场的认可。如今,在清流林畲乡有20多户农户种植,累计推广120多亩,种植效益比起本地传统品种“紫衣”增产40%以上。 在永安安砂镇,当地农户一直以来都有自主加工销售本地淮山片的传统,这也成为当地的一个特色产业。近几年,食品监管日益严格,这种经过硫化的淮山片一度被检出二氧化硫超标,产品严重滞销。但如果淮山片未经过硫化,就会迅速氧化,变黄、变黑,同样无法占领市场。 2013年,旱作所从台湾引进“阳明山”山药,经过4年的“抗虫、抗病、抗氧化”试验,最终选育出适合本地种植且无需硫化的山药品种,在安砂镇玲珑村建立示范片种植后,获得成功。此后,旱作所副所长华树妹带领所里的另外两名同事,三天两头下乡指导农户,使得这一新品种在当地迅速推广,如今种植面积已达60多亩。 “不再闭门造车,而是融入农业、融入农村。”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蔡新民说,从前那些只会搞论文、搞研究的农科人,如今已经成为推动当地产业振兴、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把好手。 走出去,还要请进来。科研成果推广,农科院注重“两条腿”走路。 2016年,兴农谷众创空间成立,这个集创业孵化、培训、引导等为一体的农业科技转化平台,如今已经吸引12家企业及创业团队入驻。 “通过各个企业的推广平台,我们有了更强大的靠山,品种、技术逐渐从本市走向全国各地。”许旭明说。 入驻企业三明农兴种苗公司,把农科院选育的辣椒、黄瓜、南瓜等蔬菜新品种在福建、江西、云南、新疆等地推广种植,并建立了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三明森彩生态农业公司与农科院花卉所合作研发选育,目前已经组织培养了30多个兰花新品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如今,众创空间在三农企业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创业者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请进来”的科研成果推广成效明显,市农科院备受鼓舞。这两年,他们连续举办了两届农业科技成果推介对接会,通过展示新近研发的名优特新品种,让企业、合作社等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两次活动,市农科院与4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签订了70多项成果转化协议。 人才:乐享“宽松”发光出彩 作为一个科研单位,科研定位会变,成果转化方式会更新,但对人才的重视却是始终如一。 市农科院农创文化园里,保留着一台上世纪70年代的电影放映机。1985年进入农科院后,这台放映机给许旭明枯燥的科研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他说,留在农科院并坚守30多年,这与院里始终注重员工的生活品质,为他们提供宽松的生活和科研环境密不可分。 今年刚从台湾大学引进的陈仕朋博士有深深的认同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这里给了我绝对的工作自由。”陈博士说,当初入职前,院里就承诺工作的自由度,如今到了这里,他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了植物抗逆研究,才短短半年时间就小有成就,所研究的课题已经申报国家项目。 让陈博士感兴趣的还有市农科院的设备。他曾经去过许多国家和地区同等级别的科研机构,他们大多“重田间、轻设备”,而市农科院各种科研设备齐全,让陈博士能够迅速施展拳脚。 “年轻人来到这里,不仅自由,而且工作氛围也好,我们传帮带的传统一直都有,前辈们绝对不吝于赐教。”蔡新民说。 去年才来农科院旱作所的李清和张杨文,在所里老同事的帮扶下,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如今,他们不仅能独挡一面,而且成果渐出。他们分别研究的《甘薯的气味分子对抗虫抗病机制的影响》和《两种不同抗病性山药品种抗性差异的研究》已经申报省自然基金项目。这样的成长速度,在农科院比比皆是。 环境宽松,农科人有了施展自我的空间;机制渐活,农科人在辛勤劳作后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农科院的工资水平就高于当地。在农创文化园,研究员叶永秦的一张工资条被保留下来,上头显示1989年1月份,他到手工资是207元。 40年过去,现在的工资水平与那时相比,至少翻了50倍,这还不包括成果转化的收入。 近几年,随着国家政策的明朗,市农科院鼓励科技人员奔赴基层一线,带着成果和技术领办、创办企业,把科研资源变成社会资产,实现自我提升。 去年8月份,花卉所的技术人员与入驻兴农谷的神州克劳沃公司合作成立了卉之源花卉企业,所里以技术和品种入股,占49%的股权;克劳沃负责日常运营和销售,占51%的股权。有了契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加上此前的销售渠道,卉之源成立不到一年,经营得风声水起。 “产品供不应求,单单海棠这个品种,广东一客户今年就下了200万元的订单,公司生产不过来,我们还要让本地的其他公司帮忙组培。”陈昌铭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以转让、合作、折算股份投资等方式转让科技成果的,成果完成人或为转化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有权取得成果转让净收入不低于70%的奖励。 就在5月份,市政府通过了《市农科院种业人才发展和科研成果权益改革方案》,将种业科研人员成果转化净收入比例提高到80%。 有空间,有获得感,农科人在科技的海洋中纵横驰骋,必将带领农科院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