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香港频道> 闽港要闻 > 正文
罗家英:这是粤剧中兴时代 不愁中国戏曲传不下去
2018-06-05 10:57:40 刘贤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兰楚文  

    中新网重庆6月4日电 (记者 刘贤)“现在粤剧演出多、评论多、买票去看的观众多、媒体报道也多,很多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这种现象我很多年很多年都没有看过了。”香港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英4日在重庆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感慨,现在是粤剧中兴的年代。

“艺聚山城”渝港名伶汇演将于6日启幕。罗家英与南凤、龙贯天、新剑郎等粤剧大佬倌4日现身重庆,与“川剧皇后”沈铁梅等川剧名角一起出席新闻发布会。

从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香港年轻人热追外国文化,喜欢英文、外语片,不怎么看粤剧。罗家英说,香港回归后,大家对中文、中国艺术开始比较留心。

罗家英任理事的香港八和会馆弘扬传统粤剧艺术,开办了青少年粤剧训练班、器乐班、锣鼓班等,并举办“粤剧新秀演出系列”,全方位培育粤剧界台前幕后的接班人。据八和会馆副主席新剑郎介绍,目前香港约有10个粤剧团体,每年演出逾千场。

关于粤剧传承的问题,罗家英并不担心。他说,自己10岁学戏时,就有人说“台下观众很老了,这批观众过世了谁看粤剧”;到20岁,也有人说“台下观众很老了”;到30岁、40岁,直至现在70多岁,仍有人这样问。

“我就告诉问这话的人,戏曲不是年轻人看的。”罗家英笑着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要拼搏、约会、结婚、生孩子,没有太多时间。当他们有了人生积淀、经济比较稳定,大概从40岁开始就会慢慢喜欢,重新欣赏有内涵、故事、历史、文化的戏剧。

“现在的年轻人到了40多岁,也会追不上新的潮流。追不上就会回归,欣赏比较深奥的文化。一代一代都是这样传过来的。所以我不担忧中国戏曲能不能传承下去。”罗家英的这番话引起发布会现场一片笑声。

曾三度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沈铁梅接过话头:“戏曲是奢侈的艺术,欣赏它需要时间和金钱。”而年轻的孩子们现在要生活、挣钱。

“我们要做的是在年轻人心中埋下戏曲的根。”她说,学校许多年轻人听了戏剧讲座后都喜欢上川剧。重庆市川剧院还将建一所川剧幼儿园,希望在幼儿心里留下川剧的印象。

据悉,此次渝港名伶汇演中,罗家英和沈铁梅都将登台献艺,一展这两个剧种不同的精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成都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林雅雯说,希望借此次汇演带动香港与重庆进行更多的文化交流。

 

香港回归20周年
更多》闽港要闻
更多》图片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闽)字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